孩子的教育问题始终是家长们最为关心和头疼的问题,怎样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怎样才能培养优秀的孩子?虽然很多人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没有太多经验,但是只要找对方法,抓住家庭教育的关键时期,就一定能起到很好的成效。
孩子教育的三个黄金期
1、2-3岁。首先给孩子立规矩的第一个阶段是在孩子2-3岁的时候。这个时候孩子对各种道德观念和处事原则的认知是空白的,他们不知道对错,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但是这个时候父母就可以开始给孩子讲一些规矩,让孩子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这是开始引导孩子懂规矩的第一阶段。
2、6岁左右。到了孩子孩童时期,孩子已经开始懂得一些可以做和不能做的事情,并且在脑海里面有一个大概的处事准则。父母就要加强孩子的规矩意识,开始引导他们要懂得礼貌,处理一些基本的人际关系。让孩子懂礼貌,也是父母应该给孩子的规矩教育。
3、10岁左右。到了孩子少年的时期,大概10岁左右,就要开始强化规矩意识,父母要抓紧给孩子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孩子懂得对错。比如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是不能拿别人的东西的,别人帮助了自己要说谢谢等等。让孩子逐渐养成懂规矩的习惯。
如何把握住孩子的黄金期
随着政策的开放,现在很多家庭都有了三个宝宝,虽然三个孩子的到来让家里变得越来越热闹了,可如何能让三个孩子得到更好地教育,将来越来越有出息,也成为了家长最苦恼的问题。
家里有三个孩子怎么教育
1、给孩子们一样的爱和关注。有时候,孩子要的不是公平,而是被父母在意。孩子们争来争去最后到底争的是什么?是父母对他的关注度,这个关注度就代表爱。
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在对孩子表达爱意时,要一视同仁,让三个孩子都得到一样的爱和关注。在照顾小的同时,要兼顾大的情绪,当孩子有不同的需求,父母要尽可能公平合理地都去满足,让孩子在父母同样的爱和关注下健康成长。
2、教育孩子要抓重点。重点在于培养老大,老大是其他孩子的榜样,孩子的很多习惯、技能、品格都是跟自己的哥哥姐姐学的,哥哥姐姐表现好,弟弟妹妹也不会差。重点培养也可以给父母省心不少。
3、不要总是强调哥哥姐姐一定要让着弟弟妹妹。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是哥哥(姐姐),要让着弟弟(妹妹)。久而久之就会让大宝宝觉得,妈妈更爱弟弟妹妹多一点,大宝宝就会觉得父母不爱他,会对父母慢慢疏远,会对弟弟妹妹厌烦,这样就不利于孩子们之间的手足之情。
电子游戏是信息时代的产物,繁多的游戏种类对孩子产生着巨大的吸引力,一些孩子接触后开始出现沉迷现象,不但不愿意去上学,对家长的劝导更是持强烈反对态度,很多家长不知该如何引导孩子,十分着急。
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如何教育
1、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如果家长与孩子长期缺乏情感交流,那么孩子的情感,只能够往网络世界里面延伸,很有可能就会沉迷游戏当中,通过游戏发泄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陪伴孩子。陪伴孩子,不仅仅是人能够陪在孩子身边,而是应该做到理解、信任、支持孩子,能够平等地与孩子沟通交流,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才能够走进孩子心里,做孩子的朋友。
2、与孩子一起制定计划
孩子进入青春期,对父母和老师的行为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抵抗现象,于是会出现在学校不听话,违反校规校级,打架惹事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家长要及时与老师沟通,与老师一起纠正孩子的行为,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孩子在学校不听话该怎样教育
1、第一时间先要与老师沟通,了解具体情况。比如孩子在哪方面表现不好?具体叛逆行为和表现?在什么样的场景下发生的?仔细听老师描述,多听取老师的建议。
2、了解事情的表象后,再与自己的孩子沟通。哪怕孩子做得很不好,犯大错了,家长也要先要调整自己的情绪,冷静自己的态度后用心平气和的态度与孩子达成共情。有了同理心后,才有助于深一步沟通,一起解决问题。
3、寻找问题根源,尝试找出孩子不听话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学习困难、人际关系问题或其他情绪因素,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4、建立规矩和奖惩机制,和孩子一起制定明确的规矩和奖惩机制,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不被接受的,以及相应的奖惩措施。
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中很多孩子放学就玩手机,不学习,也不想社交。面对这种情况,家长要及时与孩子沟通,引导孩子看到沉迷手机的危害,与孩子一起制定手机使用规则,帮助孩子降低沉迷风险。
孩子看手机怎么教育
1、尽可能让孩子晚接触电子产品,孩子上学前尽量不要给孩子玩太多的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等。
2、尽可能隐藏家中的电子产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手机、ipad这些电子产品尽可能地放到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
3、家长以身作则,家长要以身作则,除了处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只要孩子在身边,都不要轻易的玩手机。
4、不要把电子产品当作奖励,这是很多家长会犯的错误,只要孩子不听话、不吃饭时,就把电子产品给没收。
初中时期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这个时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一些孩子可能会表现出脾气暴躁,防抗父母等现象,家长要理解孩子,并采取正确的引导措施。
初中孩子怎么教育才正确
做人比技能教育更重要:学校教给孩子学习知识能力和获取知识能力,而家庭从小对孩子的人格和品质进行影响。培养孩子守信的习惯,对孩子许诺要慎重。许诺后我们都要履行诺言,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维护我们作为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威信。
关注孩子的倾诉:经常与子女沟通,努力缩短与子女心灵的距离,愿意听子女谈知心话,真实地了解自己的子女,教育子女健康成长。在教育子女时要多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尤其是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切忌使用“笨蛋”、“没出息”、“傻瓜”等侮辱性语言。
培养和训练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消除家长由于急功近利对子女造成的恐惧,认可和鼓励孩子通过制定学习计划、课外活动计划、家庭作息时间表,实现自我控制,达到自定目标从而激发孩子自动自发学习的态度和意愿。
尊重孩子:我们不妨在适当的时间坐下来和孩子相互交流,让孩子畅所欲言,给我们提供一些信息,让我们知道孩子的喜怒哀乐。有时意见分歧时,做为家长,是否会去认真考虑孩子的意见比我们的更完善、更妥贴。如果这样,我们就应该放弃自己的意见,大胆采纳孩子的意见。
很多家长反应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难管教了,他们不但听不进去父母的劝告,还各种与家长对着干,家长十分生气,其实孩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叛逆期和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家长平时在教育孩子时,不能管的过于严格,要多理解孩子,给孩子充足的个人空间。
孩子不听话打骂不管用怎么教育
1、多倾听孩子,寻求共情
当孩子表现出叛逆行为时,父母首先要做的是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表达理解:在倾听之后,父母要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共情的表达能够拉近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接下来的建议。
2、不强迫孩子按照大人指令,协助他实施他的想法比如孩子刚学会拿汤匙吃饭,他们便执意要把汤匙伸去青菜的碟子那里,想要勺起一条青菜,这不但很困难,而且会将饭菜弄到满桌都是。与其强迫想让孩子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不如就放手让他自己来吧!在他真正需要你的时候才出手帮忙,按照他的想法尽可能地协助他。
3、不要和他讲枯燥的道理,多和他做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