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普遍作业繁多,学习任务重,导致孩子在学习存在很大的压力。然而有些家长并没有注意到这点,反而不停地给孩子安排补习班,希望能够让孩子成绩进步,名列前茅。殊不知,正是这种做法,导致孩子时间不足,没有缓气的机会,反而让孩子产生了不想上学的情绪。
不想上学是什么原因
1.学习任务过重
孩子在忙于上各种辅导班、补课班,课业压力很大,致使孩子开始厌学,因为几乎没有什么业余时间供自己支配。
2.学习成绩太差
一些孩子因为学习成绩差,很容易就会出现不想上学的想法,因为听不懂,又常常被拿着与学习好的同学做比较,时间长了,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时间长了,就会出现厌学情绪,感觉上学没意思,就不想去上学了。
3.讨厌代课老师
学生很容易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一些事情,特别是小学生,一旦不喜欢那位老师了,到了这位老师上课,自己不想去上学了,找各种理由去躲避。
4.认为学习不重要
一些学生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没用,在学校待着还不如去打工好,这样的心理时间久了,孩子也会不想去上学。
5.在学校里没有朋友
不少孩子性格内向,时间长久,就很难与其他同学相处,这样以后自己就会感到孤僻,长此以往就会感到自己被孤立,就不想上学了。
6.寻求独立性
孩子希望自己能够独立思考和决策,他们可能认为学校教育限制了他们的自由和个性发展。因此,他们可能表现出对传统学习的抵触情绪,不愿意被束缚在学校的学习环境中。
孩子不想上学造成的影响
1.缺乏知识和技能
上学是孩子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阶段,不上学将导致孩子错过学习语言、数学、科学等基础学科的机会,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可能会对后续学习造成困难。
2.社交能力不足
上学阶段是孩子结交朋友、学习合作和交流的关键时期。不上学意味着与同龄人的交往机会减少,缺乏与他人建立友谊、分享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发展。
3.影响未来的发展
孩子不上学会错过学校提供的各种教育资源和机会,无法接受正规的教学和培养,可能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和就业机会。
4.影响孩子的价值观
上学阶段是孩子融入社会的重要阶段,学校是孩子与不同背景和价值观的人接触和交流的地方。不上学将导致孩子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减少,可能会影响他们对社会规则、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在社会适应方面面临更大的困难。
孩子厌学不读书了怎么办?三步带领孩子走出厌学困扰
1.寻找学习的乐趣
孩子对学习的偏见源于学习造成的负面体验,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尝试独立解决问题,并逐步引导孩子战胜困难,这会给孩子一种快乐和成功的体验,使他们喜欢上学习的过程,从而逐渐改变自己对学习的看法。
2.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在一个新环境中,孩子们会感到不知所措,这时就需要家长去指导和支持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参与到新学期的生活中,从而以更好的状态迎接学习的挑战。
3.家长对孩子发自内心的一个赞许和鼓励
关注孩子学习上的长处,真心赞扬孩子的能力,使孩子感受到被关注和被重视的欣喜,他们的自信心会大为增长。一段时间之后,当孩子对学习产生越来越大的兴趣的时候,厌学心理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