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的产生已经有3000多年了,后来由秦朝的蒙恬进行了完善。唐朝时期的毛笔,出现了品种多样化,功能多用性,以适应不同风格的书法要求。
写草书用什么毛笔好
草书字体,在造形上颇有自由感,每一点每一划都具有节奏。所产生的美感与趣味必须轻松流畅。所以书写草书者,都具有多年笔龄,不限制选用笔性,颇能随心所欲,然而为求效果甚佳。
皆以羊毫毛笔为主或是使用以柔性毛料制成的兼毫笔,因为笔锋选羊毫为主材料,笔腹笔腰配备较刚之狼毛、牛耳等其它加健物,作为支撑助力,可使笔毫柔顺流畅,笔力足,不枯涩,挥毫之下左右逢源。
写草书用生宣还是熟宣
生宣和熟宣是根据吸水性能而定的。生宣就是普通生产的宣纸,没有经过其他处理。由于造纸原料青檀韧皮纤维细胞壁上,有大量“皱纹”,可以滞留容纳一些细小的微粒,有助于吸附墨液。
因此用宣纸书写,墨汁会发生洇化现象,使墨色有浓淡变化。生宣的特点就是洇化吸水性强。在有些情况下,适用于写意画和行草书,不利于书写小楷。在生宣上刷上一层矾水进行处理,使其失去洇化和吸水性能,这就是熟宣。熟宣适用于工笔画及楷书、隶书等。
草书的章法如何
1、气势连贯
气脉贯通是草书章法的基本原则。草书的气脉贯通,在上下字相接上,有多种形式,一是字字独立,上下两字间笔势若断还连,整篇气势相贯、血脉相通。
如王羲之《十七帖》、怀素《小草千字文》等;二是字与字之间笔势相连,较多使用牵丝承接,如王献之《中秋帖》、怀素《自叙帖》等。
2、大小错综
一般来说,章草中字形大小的变化颇小,今草中字形大小的变化颇为显著,狂草则夸张使用字形大小变化的方法,形成大小错综的强烈对比。
草书在一行之中,字形的开合聚散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字形展开,显得散朗多姿,字形收合则显得神聚紧敛;在通篇之中,笔势轻重所形成的字形时大时小、时开时合,会造成疏密、虚实、黑白等强烈对比,给人以字大者似近、字小者似远的视觉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