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剧以前叫楚调、汉调、楚腔、楚曲等,在民国时期定名为汉剧,它的主要腔调是二黄、西皮。汉剧的历史悠久,剧目众多,传统剧目有六百多个,大多数是历史演义故事和民间传说。
汉剧的代表剧目
汉剧的历史悠久,剧目众多,传统剧目有六百多个,大多数是历史演义故事和民间传说,比如《英雄志》、《李密投唐》等,尤以《宇宙锋》这样的剧目演出最为人称道。
汉剧还有很多杂腔小调和丰富的曲牌。比如专唱曲牌的剧目有《大赐福》、《草场会》、《五才子》等等。汉剧的《淝水之战》、《江汉渔歌》、《文天祥》、《岳飞》等剧目在抗日战争期间广为流传,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
后来《二度梅》、《断桥》、《兴汉图》、《急子回国》、《详状审陶》等都曾在全国和湖北省历届戏曲会演中获奖或受到好评。
汉剧有几大行当
汉剧的行当较为完整,分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十大行。
各行都有自己的表演程序,对兄弟剧种行当的丰富和发展有较大影响。汉剧在发展中先后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艺术家,尤其是解放后形成的吴(天保)派和陈(伯华)派表演艺术代表了汉剧发展的高峰,在全国影响很大。
在戏曲发展历史上,汉剧为京剧的形成作出过特殊的贡献,对川剧、滇剧、桂剧、湘剧、粤剧、赣剧等地方戏曲剧种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是研究戏曲音乐板式变化体结构演变的重要史料和进行艺术创新的资源。
汉剧的声腔如何
汉剧声腔以西皮、二黄为主,兼有歌腔、昆曲、杂腔、小调等曲调。高亢激越,爽朗流畅。在汉剧中,锣鼓地位不可或缺。它打法多样,分为大打、小打和串打。其中,串打配以马锣,节奏感强,气氛强烈。
角色行当分为十大行:一生、二旦、三净、四末、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末脚以雍容的表演和醇厚深沉的唱腔取胜;旦行唱腔绚丽多彩,以声传情,声情并茂。
汉剧的声腔以西皮、二簧为主,兼有吹腔、杂曲、小调。西皮板式比较完整,有慢板,正板,快板,西皮垛子,西皮一字以及属散板类的摇板、散板、导板、滚板等。
汉剧唱腔中还有一些曲调优美活泼、节奏鲜明的杂曲小调,包括昆腔、罗罗腔、渭腔、耍孩儿、银纽丝、凤阳歌、鸳鸯鸟、过关调等数十余种,以及民歌、杂曲等。
多用于富有喜剧色彩、生活气息浓厚的小戏。汉剧的曲牌也十分丰富。传统的演唱和器乐曲牌有四百多首。按使用乐器的不同,分为唢呐曲牌、笛子曲牌、丝弦曲牌;根据曲调性能和使用范围,又分为军乐、礼乐、宴乐、物乐、喜乐、哀乐、神乐七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