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煮豆燃豆萁的全诗曹植
煮豆燃豆萁是出自曹植的《七步诗》
《七步诗》
三国·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白话译文
煮豆来做豆羹,过滤的豆子做成汁。
豆杆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豆杆和豆子本是从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么狠呢?
曹植人物简介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于东郡甄城(今山东甄城,一说莘县),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自小非常聪慧,才十岁出头,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先秦两汉辞赋,诸子百家也曾广泛涉猎。他思路快捷,谈锋健锐,进见曹操时每被提问常常应声而对,脱口成章。
曹植自小非常聪慧,才十岁出头,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先秦两汉辞赋,诸子百家也曾广泛涉猎。他思路快捷,谈锋健锐,进见曹操时每被提问常常应声而对,脱口成章。
曹植的经典诗句
一、谦谦君子德,罄折何所求?
语出三国魏·曹植《箜篌引》。罄折:同“磬折”,像磬一般弯曲着身体,以示谦恭。具有谦虚品德的君子,他的谦恭是为什么呢?引申的意思是,他有着远大的追求。
二、街谈巷说,必有可采。
语出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街头巷尾的议论,必定有可以采纳的意见。说明要善于听取群众的反映。
三、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语出战国魏·曹植《杂诗》。终日无所事事,并非我的志愿;在国家有难时,自己甘心为国效力。
四、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语出三国魏·曹植《悲歌行》。今天在一起相处得非常快乐,分别后,希望相互不要忘记。
五、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语出三国·曹植《白马篇》。为了解救国家的危难我可以牺牲生命,我把死亡当作不过是突然地回家而已。诗句歌颂少年游侠的豪气和不怕为国牺牲的精神。
六、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语出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桑榆间,指日落时余光所在之处。年在桑榆间,指年老时。影响,指影子与声音。此言乃是对年老行动迟缓的生理变化的感叹。
七、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语出三国·曹植《白马篇》。上战场置身于刀剑锋刃的尖端,根本就不把性命安危放在心里。诗句写边塞游侠敢于献身、视死如归的勇猛气势和壮烈精神。
八、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语出三国魏·曹植《七步诗》。煮豆的时候燃烧豆秸,豆在锅里哭泣、埋怨。本是同根所生,何必如此急火相煎?后人常引用这首诗或只引后两句来比喻骨肉相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