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学习对家长来说是非常困扰的,大多数的家长都比较在乎孩子的学习,一旦出现了学习上的问题就会造成草木皆兵的状况。父母不要只看着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是应该多陪伴孩子,并发现孩子身上其它闪光点。
孩子抗拒学东西怎么办
1)日常生活中巧妙引导
父母可以从孩子的偶像身上挖掘闪光点,告诉他只有通过努力,才能也达到这么高的成就。
比如孩子认为学习没什么用,那么平常在孩子遇到困难或对什么表现出兴趣时,父母就可以趁此机会,通过解决困难或帮孩子了解整个流程,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一个人拥有知识,对解决困难有多重要。
2)充分利用孩子的兴趣
比如孩子长大后想当个歌手,那么父母就可以让他先设立自己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把成为歌手的每一步都列出来。随后告诉孩子,读书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刚需,让他认识到现实。这样一来,孩子才会为了理想的人生状态,带着目标感和方向感,努力学习。
3)给予有边界的奖励
这个措施的主要心理机制,是让孩子把学习与快乐连接起来。可以参考巴甫洛夫曾经做过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频繁给孩子制造奖励与学习之间的连接,孩子就会慢慢对此产生愉快的体验。
那什么叫有边界呢?比如当孩子某一科成绩提高了约定好的分数,就可以得到奖励,但这个奖励是事先规定的。比如期末考试时,数学成绩提高到90分,就可以奖励玩两个小时游戏,而不是随意提一个要求。只有在父母事先为其设定边界,才不会让奖励的作用超出控制。
4)用恰当的方法帮孩子产生自信
自信是激发孩子内在驱动力的最好方式,也是学霸们进入心流体验的重要一步。大部分孩子不爱学习,都是因为觉得吃力,因而父母要帮孩子找到恰当的学习方法,从最简单的小目标做起,一步一步往上爬。
当孩子感受到在这其中的成就感时,慢慢的,这种厌恶学习的挫败感,就会被“原来我也可以”的自信代替。
为什么孩子听不进去父母讲的大道理
面对孩子抗拒学习的问题,大多数父母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对孩子苦口婆心地给孩子讲道理,劝孩子学习,但坦白说,这种方法在现实中大都是以父母失望告终。
产生这种结果既有孩子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也有父母教育方法上的原因。
给孩子讲大道理不行,那激励孩子总行了吧?如果是在合理范围之内的激励和期望,确实对孩子能起到正面的影响,但如果这种激励和期望远远超出了孩子的实际能力,孩子很可能因为无法快速达成自己的学习目标,而把父母的这种激励和期望变成了一种负担,反而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这是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
孩子抗拒学习,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孩子有时候想得比你想象中的多。
会环境影响了很多孩子,很多新鲜的事物,我们爸爸妈妈还没接触了解到,孩子已经能熟练操作了。她走得比我们快一些,但不代表她会走得不稳。适当给一些建议,尊重她的想法,有时候,摔一跤,也未尝不是她人生的一笔财富呢。
2.学习的乐趣,孩子可能还没感受到
学习,在有些孩子看来,可能就是上课,做作业,考试,有时候,还要完成课外班的作业。这些东西,因为不是他主动要求的,所以被逼着做,是无趣的。如果所有的学习都是在下命令中完成,孩子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孩子或许就会开始有抵触心理,不愿意继续钻研学习了。
3.孩子可能对学习的定位出现了偏差
现在直播也可以赚钱,大明星读书不好的也可以成功,从孩子的话里,其实还是能感受到孩子是渴望成功的。其实学习未必能成功,不学习未必不成功,对于孩子来说,哪条路会更好走,他会有个似是而非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