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教育 >  家庭 > 对孩子太严厉的弊端

对孩子太严厉的弊端

2024-06-06 15:03 624 家庭

教育孩子不是掌控孩子,并不是只有乖乖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有些孩子在父母的严格管教下很小就失去了自我,没有自己的想法,这种请是不对的,父母教育不是把孩子逼成自己的对立面,把孩子当成是与自己相同的个体一样对待。

对孩子太严厉的弊端

从小种下孩子叛逆的苗头。

在儿童心智成长过程中,他们会有一个内在的心理平衡机制,比如孩子小时候没有力量反抗外在压力,但会无意识或有意识地进行家长不认可的行为,把家长施加的压力反作用于家长,以达到心理平衡。如果这种平衡机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会形成一种爆发式的力量,到了青春期以后突然释放。这时侯,家长们往往武断地认为孩子“变坏了”,殊不知其实这是父母自己在孩子的童年期亲手种下的恶果。

大大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对孩子管的太严,孩子一有错误动辄训斥,往往不能够真正帮助孩子克服问题,反而会强化缺点。因为,对孩子来说,通常是以成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已的,成人说他怎么样,他就认为自己是怎样的。而且这种数落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对以后发展很不利。

适当的期望值可以成为孩子进步的动力,促进成才。但如不根据孩子年龄特点、智力水平,盲目而无止尽地不断提高期望,会使孩子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水准,并让孩子丧失信心。家长的这种期望,也就会变成失望。

可能会走极端线。

比如说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时候,会有一种比较叛逆的心理,你越不让我不做的事我也做给你看,会和大人对着干,和你唱反调。

因为孩子长期的在比较压抑的环境下成长,有的时候就想挣脱这种束缚。我觉得孩子不要管的太严该松的时候松该严的时候严,张弛有度最好。

为何孩子儿时聪明伶俐,长大却碌碌无为是什么原因

1、家长过分严厉让孩子喘不过气

家长对孩子事事都严格的要求,有时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受到一种压迫,内心的压力会影响孩子的心情,当孩子无法达到家长的要求的时候孩子会感觉到非常烦闷,有时也会因此对家长产生恐惧心理,想要逃离家长。

2、小时候管得太严长大之后容易放飞自我

只要是在父母的身边父母就对自己非常严厉的管教,甚至是每件事情都有非常清晰的条条框框,在脱离家长的控制孩子自己上大学的时候,有一部分孩子会因为脱离家长的喜悦开始放飞自我,无法把控这个放飞的程度就很容易迷失。

3、身边朋友的影响

有些孩子身边的朋友非常喜欢玩,孩子在跟他相处的过程当中多多少少会受到一些影响,父母能够给孩子的管教跟陪伴都是暂时性的,过分严厉的管教其实孩子会丧失一种辨别的能力,在孩子自己独立交友的时候有些孩子会不知道怎么辨别选择合适自己的朋友,所以也会出现交友不慎的情况。

教育孩子时,父母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呢

1.少一点功利心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期望在短期内就获得显眼的教育成效。父母应该放下自身的功利心,让孩子可以更加自由地成长起来。孩子成绩不好,但是却有可能性格很好,父母看待孩子身上的特质理应更加多元一点。少点功利心,就能少点焦虑心,父母教育更加能够淡定平和一些。

2.多一点同理心

父母对孩子抱有一定的同理心,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孩子的情绪,这就使得父母可以及时地纠正自身的错误教育方式。孩子的想法也需要被父母看到和理解。忽视孩子个体独立性的父母是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的。

上一篇:小时候管教过严的孩子后果 上一篇:孩子逃避问题的心理

相关阅读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