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偷拿别人的东西,几乎是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但是有的时候孩子偷拿东西,并不知道自身的行为是好是坏,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认识到这种行为。
孩子总是偷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1、适当的批评和惩罚帮孩子树立规则。一些家长如果觉得只有打才能让孩子记住教训的话,也可以做一次惩罚。当然,只针对平时那些舍不得打骂,把孩子培养成嚣张跋扈的父母。偶尔打一次,而且打得狠一点这样才能让孩子记住。并且要给他树立“规矩”,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2、及时处理孩子的问题让他认知对错。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偷拿东西觉得孩子太小,就不以为然。长期如此孩子长大后会养成小偷小摸的坏习惯。发现问题家长要及时处理,让孩子认识对错。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要让孩子知道哪些东西是属于自己的,哪些东西是别人的。如果想要别人的东西时必须要经过别人的允许才可以。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形成所有权概念,改正坏习惯。
3、告诉孩子,这东西是别人的。孩子小的时候,会拿别人的东西。因为,孩子分不清,也不知道哪些东西是自己的,哪些东西是别人的。。这时就需要我们家长明确告诉孩子这是别人的东西,不能乱拿。
4、帮助孩子形成是非观念。家长发现孩子偷拿东西时一定要保持冷静的态度,千万不要鄙视孩子。控制情绪,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另外,家长也鼓励孩子及时归还,主动道歉。
如果孩子没有勇气归还,家长可以陪着孩子一起物归原主。事后,也要严格监督,多点耐心教育。让孩子知道偷拿行为是不可取的,平时家长也要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
孩子为什么会有偷这个行为。
1、对孩子不管不问。有的家人认同孩子的行为不算“偷”,为了不伤孩子的自尊心,就对这件事避而不谈,而是背着孩子偷偷将东西还回去。这样的处理方法,看似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实际上是在变相鼓励孩子继续“偷”东西。
因为在孩子眼里,他拿回来东西没有得到父母的否定,这就是可以被鼓励的行为,于是孩子下次遇到喜欢的还会拿回来,慢慢地就真的会演化成偷东西的行为了!
2、给孩子贴标签。一看到孩子“偷”东西,家长立刻就炸了,直接认为孩子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是不可救药的小偷,对孩子痛斥一顿,甚至还上价值观,将孩子贬低的一无是处。过激的反应很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让孩子默认为自己就是“小偷”,自尊心受到打击。
3、孩子的需求影响。孩子之所以拿,是因为他过分渴望拥有。也许孩子一直想要一辆红色的小汽车,也和你说了很多次,但是你坚决不同意,当孩子见到的时候,就会忍不住想拥有;这种匮乏心理,当孩子面对渴求已久的玩具时,就会忍不住偷偷带回家。
孩子偷拿别人东西,家长要避免以下两种不正确的做法
1、当众训斥孩子。很多父母觉得孩子身上有偷拿的行为很“丢脸”,于是便会做出不分场合当众训斥的举动,对于父母而言这是为了让孩子长记性,但是当众训斥的做法却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很受伤,放大了孩子内心的羞耻感。
2、动手打骂。父母过激地教育方式很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得孩子为了逆反而逆反,动手打骂的方式计划了孩子与父母间的矛盾,把错误转移到了父母的打骂上,反而忽视了自身偷拿行为的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