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选拔人才资源的一种考试,同时也是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这种考试采取分科取士的方式,因此叫做科举。科举从隋朝时期开始,到清朝结束。科举制度分了三个等级,分别是乡试、会试和殿试。
科举制度的利弊
1.利处是
①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
②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③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
④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
⑤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
2.弊在于
①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②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③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④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
科举制度是隋朝创立的,唐朝完善了科举制度。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三年(607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约一千三百年。
科举制度分为哪三级
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
1.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2.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3.殿试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