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起源于清朝末年的嵊县,最初以男性农民表演的落地唱书形式为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形式逐渐演变为在农村草台和庙台上演的戏曲形式,被简称为“小歌班”,并以男性演员为主。
越剧的代表剧目
越剧在清末光绪三十二年从说唱艺术转变为戏曲形式后,其剧目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第一是一些原本作为唱书节目的剧目被改编成戏曲形式演出。
如《赖婚记》《珍珠塔》《双金花》《懒惰嫂》《箍桶记》等。第二是越剧从其他兄弟剧种中吸收剧目,例如从新昌高腔引入的《双狮图》《仁义缘》《沉香扇》。
从徽班引入的《粉妆楼》《梅花戒》,从东阳班(婺剧)引入的《碧玉簪》《玉蜻蜓》,从紫云班(绍剧)引入的《龙凤锁》《倭袍》《二度梅》《三看御妹》。
从鹦歌班(姚剧)引入的《双落发》《卖草囤》《草庵相会》等。第三是越剧根据宣卷、话本和民间传说的故事进行编写,如《何文秀》《蛟龙扇》《烧骨记》等剧目。
民国6年越剧进入上海剧场后,演出的剧目主要以以上三类为主。民国9年后,越剧进入绍兴文戏时期,从上海的京剧中学习了《狸猫换太子》《汉光武复国走南阳》等连台本戏以及《红鬃烈马》等剧目,并从申曲和新剧中学习了《雷雨》《啼笑因缘》等时装戏。
越剧的表演程式
越剧表演不受严格的程式约束,借鉴了绍剧、京剧、昆剧等多个古老剧种,并吸收了其他地方剧种的一些程式元素,这些元素融入到人物形象的刻画中。
越剧演员在手眼身法步及唱做念打等基本表演要求上有着独特的训练方法。为了掌握剧种的程式技巧,演员从学戏之初就进行表演基本功的训练。
形体训练是共同的训练项目,包括站法、手法、腿功、腰功等。随后根据不同的行当进行特定的步法训练,以及毯子功、把子功、水袖功、扇子功、口功等。
另一种学习方式是根据剧目需要进行基本技术训练,例如小戏或折子戏,学习基本技艺时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通过戏曲的实践来提高技艺,同时学习如何根据剧情灵活地应用程式技巧。
越剧分为哪几派
1、袁派
袁派是袁雪芬创立的越剧旦角流派。袁雪芬1922年生于越剧故乡浙江嵊县,11岁时进入四季春科班学戏,初学的是男班的丝弦正调腔,出科后与女子越剧四工腔时期的代表人物王杏花同台,唱腔受其影响比较大。
2、范派
范派是范瑞娟创立的越剧小生流派。范瑞娟十一岁进“龙凤舞台”科班,先学花旦,后改学小生,由于刻苦用功,加上嗓音条件好,很早就显露艺术才华。1938年1月来上海后,广泛吸收各种艺术营养,勤学苦练,练就较为宽厚的音色。
3、尹派
尹派是尹桂芳创立的越剧小生流派。尹桂芳初学花旦,后改小生,四十年代积极从事越剧改革;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条件,博采众长,熔于一炉,刻意求新,创立了独树一帜的流派。
4、傅派
傅派是傅全香创立的越剧旦角流派傅全香十岁时进四季春科班学艺,应工花旦,出后师承有女子越剧花衫鼻祖之称的施银花的唱腔和唱法特点,进入上海后向小白玉梅等越剧艺人学习演唱技巧,并吸收借鉴京剧大师程砚秋和评弹艺人徐云志的发声、运气、吐字等演唱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