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卡连柯17岁时就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从此在繁重的教育实践活动和紧张的教育理论探索中度过了自己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他奠定了比较扎实的文化科学、哲学、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知识基础。
马卡连柯的代表作
1、《教育诗》
1933—1935年叙述了教养院的流浪儿童,从不遵守纪律的一群乌合之众,在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指导下,逐渐转变为团结战斗的集体。此书1925年开始写作,1935年全部脱稿,全书共分三部61章。在《教育诗》里,马卡连柯的主要教育思想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2、《塔上旗》
分三部:第一部描写流浪儿伊戈尔和万尼亚初进“五一工学团”时的见闻;第二部描写工学团团员在集体教育组织和生产劳动过程中思想经受磨炼,心灵得到净化;第三部描述工学团团员一面在学校学习,一面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产品,新建工厂,增添设备。
3、《父母必读》
《父母必读》用生动的人物和文学语言表述了马卡连柯对家庭教育的独特看法,如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家长的威信建立等等。也有他对家庭教育弊端的剖析、对父母失误的批评。力求引导父母们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孩子。
马卡连柯的论劳动教育是怎么样的
劳动教育的目的是要发展儿童的体力、智力和培养他们从事生产劳动的技能技巧;尤其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在道德上和精神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在各种劳动中,最理想的是组织学员参加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要求在让儿童从事体力劳动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教学和劳动是否结合,结合得好或坏,主要表现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方面,而不是表现在组织形式上。
马卡连柯的集体教育法
这条原则是群众路线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体现。集体是教育的对象,良好集体的形成是教育的结果;当良好的集体形成以后,它又成为教育的巨大力量,集体的正确政治方向、共同的奋斗目标、集体的舆论和优良的传统作风,对每个成员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依靠集体进行教育时,集体的成员感到自己不是单纯的被动的受教育者,也负有教育别人的责任,因而提高了他们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马卡连柯说:“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做不到一个正确组织起来的、自豪的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