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择端,字正道,南北宋之交的画家,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在宋徽宗朝任朝翰林画院画史时所作。这幅长卷为绢本,淡着色,画幅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杰作《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它是一幅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承平时期的繁荣景象。
《清明上河图》大至原野、浩河、商廊,小至舟车人物、摊铺、摆设、市招文字皆统组一起,真实自然,令人有如临其境之感。整部作品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有如一气呵成,充分表现了画家张择端的过人笔力,不愧为中华艺术宝库中的稀世珍宝。
画的名字“清明”二字原本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年间,经历了西汉末年的衰败战乱后,开始逐步恢复生机,社会生产也逐渐恢复至原来的水平,百姓生活也逐渐安定下来的“清明之世”。宋徽宗将自己治理下的汴京比作光武帝时期的“清明之世”,又与画面中所表现的清明时节起到了一语双关的作用。
《清明上河图》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极具研究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这幅巨作作为北宋时期的风俗画可以透露着许多信息,根据画面可以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民间风俗;也可以通过画面得知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具,例如家具等;也能够通过此卷了解当时的绘画情况,等等诸多信息。
《清明上河图》整幅画描绘了汴京及汴河两岸风光,总计5米多长,车轿、骡马、船只无一不包,有专家数过,里面有将近1000个人物,清清楚楚的有大约600个人,每个人大小还不到一厘米,绝对的“寸马豆人”。
张择端的创作特点
1、叙事性
横幅长卷《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传统绘画的构图方式散点透视,构成了画面以静止图像完成动态叙事的特征,画面虽为写实界画,却加以淡彩浅绛设色达到兼工带写的美学韵味。
画面整体空间扭曲,部分区域存在错位,但画家凭借熟练的界画画功以非固定形态的物体掩盖了彼此之间的痕迹,通过对空间结构主观的理解与重构,达到同时满足逻辑理性空间与视觉感知空间的观看需求,画面整体内容丰富,物体排布却不杂乱。王伯敏在《绘画通史:上册》中评价道:“这幅画在艺术处理上,无论对人物的造型,街巷、车辆、楼屋以及桥梁、货船的布置,都得笔墨章法。”
2、市民题材
宋太祖以来北宋实施文官治国的政策,立下“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的规定来鼓励文人勇于谏言,因而北宋时期的画家普遍以社会事实和朝廷政治作为创作主题。经济发展繁荣、社会平等安定,加以科举制度的出现,寒门士子拥有政治上升途径,文化学习发展融入下层阶级趣味,勾栏瓦舍、杂剧戏曲取代了佛学、政治作品,以通俗的语言描绘百姓生活中的真实喜怒哀乐,反应人间百态、社会问题。
张择端作为供职于翰林图画院的画家,其绘画风格不局限于传统院体画,画家注重对于现实生活的观察,将皇家院体与市民趣味相结合,保存了生活的真实与画作的美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3、思想性
张择端作为北宋画家,其作品包含宋朝思想底蕴。北宋艺术注重“艺”与“道”关系的深层次思考,将佛学、道教思想与传统儒学相结合形成新儒学,即理学,提倡追求“天理”,注重对于秩序、规则等的遵循与追求,高度发展了传统写实绘画,同时宋代画家又注重情感与理性相融合,在绘画时将自身理想追求、心境感悟融入到画面中,因而大多具有自然野逸之美。
张择端作品中对比例线条的严谨刻画与人物形象动作的真实追求,都受到官方画院形式影响,画作《清明上河图》中沿尺规而作的直线叠加构成屋檐、台柱等线性结构,斗采用若干梯形、拱采用肘形长方体等公式化界画特征均符合宋朝理学追求,同时学者潘仪认为城外路边乞讨的乞丐、城墙官府散漫的士兵和街道乱跑的猪畜隐含了画家内心对粉饰天下太平的嘲讽。
张择端的人物影响
1、艺术价值
张择端身为北宋翰林图画院画工、风俗画画家的代表性人物,其作品深刻影响了北宋之后的绘画创作。美术史学家杨仁恺曾在《书画》一书中写道“至于描绘民间风俗的绘画,从宫廷画师到民间画工都有作品,这是随着北宋时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文艺创作的兴起而发展兴起来的”。
以张择端为代表的北宋写实画家再现新兴城市与各阶级市民的生活场景,成为风俗画的里程碑,影响了宋朝以后的绘画的创作内容与创作精神,不再局限于传统宗教、皇家题材,注重绘画形式严谨。发展至明朝,人物画的形式以史实风俗画最多,“传神”“道释”位于其下,而后至清朝逐渐没落。
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更是作为北宋繁荣城市面貌的历史见证、十大名画之一,自古代便有大量临摹和副本,引发乃至亚洲、西方国家学者的热烈关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评价《清明上河图》为“一幅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风俗画长卷”“此后历代绘制的都市风俗画”,无不受其影响”。
2、历史价值
张择端专攻“界画”,其绘画因高度写实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清明上河图》“古代城市制度发生重大变革以后的第一个大城市”北宋汴京的真实风貌,画家再现了北宋时期的交易往来与车水马龙场景,通过娴熟的画功细节再现了身着不同服饰的不同阶级身份的达官贵人与平民百姓,真实描绘百姓勤劳勇敢的劳作场景与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
汴河之上的船舟没入水中的体积与床上货物对应成比例,长卷中驴出现多次代替了古代画中常见的寓意吉祥安康的马与羊,画面右侧中运送煤炭的驴队在山林薄雾里前行,结合同行人物较为厚实的服装,符合北宋末年清明时期平均12度的“小冰期”,以及汴京经济发展煤炭取代木炭成为主要燃料的史料记载情况。
《清明上河图》细致描绘了自外城山林间到汴河桥上再到城内的完整布局,帮助考究茶馆、药店、集市等种类建筑的空间安排,对于后续的文化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