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语言,汉语中有许多字,它们有多个不同的读音,被称为多音字,也有许多读音相同,字体和意思都不同的字和词,如国是和国事、斑驳和班驳、辈分和辈份等。
国事与国是的区别
(1)词义范围不同,“国事”既可以指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也可以指一般的国家事务;而“国是”则专指国家决策、规划等重大事务。
(2)适用对象不同,“国事”可用于国内,也可用于国际,如“国事访问”是一国首脑接受他国邀请所作的正式访问;“国是”所指的国家大事则严格限用于国人在中央所议之国家大事。
(3)语体色彩不同,“国事”是颇具口语色彩的词,“国是”是用于书面语的文言词。
(4)语法功能不同,作为名词,二者都能作主语、宾语,但“国事”还能作定语,如“国事访问”;而“国是”就无此用法。
为什么叫国是而不叫国事
国是,指国家的重大政策。“共商国事”原本是“共定国是”,其源出于南朝范晔的《后汉书·桓谭冯衍列传》。“国是”并不是一般的国事,而是治国的大政大策。
“国事”与“国是”是近义同音词。“国是”要比“国事”的范围窄,因此不能用“国是”替代“国事”。明黄道周《节寰袁公(袁可立)传》:“‘朝有不直、毁名之臣,则民生休戚、人品邪正,谁复为国家昌言乎?’疏上,夺俸一年。呜呼!国是所归,往往如此矣。”
共商国是和共商国事的意思
共商国是意思:国家的政策和大计,共商国事是指国家的事情。
区别:共商国是的范围要大一些,主要是指全国人大和证协会议,由全国个民主党派和各派人士参加,确定有法律意义的国政决策。而共商国事是指党和政府具体制定国家的大政方针,具体政策。
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