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毫厘中的毫和厘,指的是是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说明稍微有所不同便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个成语常用来隐喻人们做事情要尽可能地做得完美,避免结果不如人意。
失之毫厘的下一句
“失之毫厘”的下一句是:谬以千里。
1、失之毫厘的读音:shī zhī háo lí。
解释:毫、厘:极小的长度单位。极小的误差或失误。
出处:《易经》: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例句:没想到这么一点点差错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真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近义:差之毫厘
2、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读音:shī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解释:失、谬:失误,差错;毫厘:重量和长度的小单位,十毫为一厘。开始极小的差错,结果会造成极大的错误。强调不能出任何微小的差错。
出处:西汉·戴德《大戴礼记·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
例句:实验数据要精确,一点差错都可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赵允国奉汉宣帝之命,去平定西北地区叛乱,见叛军军心不齐,就采取招呼抚的方法,使得大部分叛军投诚,可汉宣帝命他出兵,结果出师不利,后来他按皇命收集军粮,造成叛乱,他感慨地说,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的意思:指的是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毫,厘,皆为极小之长度单位。喻指差距虽极细微,但所致之差误,失误极大。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是因果关系吗
是的。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意思是相差虽小,但是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两个成语之间的结构关系:因为失之毫厘,所以谬以千里,二者在结构关系上属于因果,前为因、后为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因为“前人栽树”,所以“后人乘凉”,二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与“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逻辑关系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