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登科的故事在《三字经》里有描述,《三字经》中写道:从字面上就能看出“五子登科”的含义,就是五个孩子都考中进士、金榜题名,这在古代可是不得了的大事情。
五子登科是什么意思
“五子”意指五个孩子,“登科”意思是科举时代应考人金榜题名。现在用作结婚的祝福词或吉祥语;也比喻世俗追求物质满足。
这是唐朝诗人孟郊的一首七言绝句,将古人“登科”后的喜悦之情描绘的淋漓尽致。比起如今的高考状元有过之而无不及,登科后就意味着进入官场,扬名立万。
五子登科是哪五子
五子登科中的五子指的是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窦仪、窦俨、窦侃、窦偁和窦僖。这个成语出自《宋史·窦仪传》,讲述了这五个儿子相继考中进士的故事。“五子登科”后来被用来比喻家庭中多个子女都取得显著成就。
古代对于考试的称呼
1、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古代考中进士要披宫袍。“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2、状元: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
3、会元: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4、解元:生员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5、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者,被称为“连中三元”。
6、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7、贡士: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8、举人: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
9、生员:即秀才,通过院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