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泰山是一个四字成语,属于汉语中的常用词,其意思简单来说就是看不到泰山,形容一个人的眼光不行。不见泰山这个成语,出自《鹖冠子·天则》。这个词在现代常用来形容目光短浅,做事看不到长远的人。
不见泰山的上一句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解释: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出处:《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示例:你们不能~,仅仅因为一些小的失误就全盘否定我们所取得的成就。
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
不见泰山的典故寓意
成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原指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的、暂时的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情的全局、主流及本质。
典故:
楚国有个书生,由于生活贫穷,很想找到一条发财的门路。
他读到一本书,书上说:“谁得到螳螂捕蝉时遮身的那片树叶,别人就看不见了。”他信以为真,整天在树下抬头望着。嘿!他终于看到了一只螳螂躲在一片树叶后面,正准备捕捉知了呢!他连忙把那片树叶摘下来。不料那片树叶掉下来,混在地上的落叶里,再也辨认不出了。
他只好把所有的树叶扫回家来,一片一片地试。他把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问妻子:“你看得见我吗?”妻子总是说:“看得见!”后来,妻子被他问得厌烦了,随口答了一声:“看不见!”他马上带着这片树叶,当面去取人家的东西,结果被人家扭送到衙门去了。县官经过审问,忍住笑,说:“你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呀!”
不见泰山的近义词
近义的成语有:一叶障目、一叶迷山、见树不见林
1.一叶障目
解释:
障:遮挡。被一片树叶遮挡住了眼睛,连前面高大的泰山也看不见。比喻目光短浅,为局部的或表面的、暂时的现象所迷惑,看不见事物的全貌或本质。
出处:
《鹖冠子·天则》:夫耳之主听,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例句:
你可不能一叶障目,不能仅仅因为一些小的失误就全盘否定人家所取得的成就。
2.一叶迷山
解释:
迷:分辨不清。比喻被局部、表面的现象所蒙蔽,看不到事情的全局或本质。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世上这般双瞳如豆、一叶迷山的,以至糊涂下人,又有几个深明大义的呢?
3.见树不见林
解释:
只看见眼前的树木,却看不到背后的森林。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或全部。
出处:
《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例句:
她总是见树不见林,无法全面地看待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