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诺必寡信是一句汉语俗语,其中“轻诺寡信”四个字是一个成语。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老子》一书。轻诺必寡信即表明了轻易许下的承诺可能会实现不了,也同时可以理解为不要轻易许下承诺的劝告。
轻诺必寡信什么意思
轻诺必寡信的意思是:轻易发出诺言的,很少能够诚信地兑现。
原文: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译文:
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因此,圣人总是把事情设想得困难些,所以最终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难事。
“轻诺必寡信”比较好理解,是说轻易许下的诺言必然缺乏信用,后一句“多易必多难”字面理解起来有点难度,结合老子当时的语境,我们知道,这句话是说,把事情认为地或者形容地很容易的话,真正做起来就会有更多的麻烦。
夫轻诺必寡信中的信则引申为
夫轻诺必寡信中的“信”引申为信用。
轻诺必寡信可以解释为“轻易许下的诺言必然缺乏信用”。
“轻诺必寡信”出自老子的《道德经》:“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在“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中,老子提出了衡量是非标准的一个标准,在不涉及具体情节时,老子认为被轻易许诺的信用一定不充足,把事情描绘得过分容易,但在实际实施中,必然会困难重重。
轻诺必寡信的成语典故
在《老子》第六十三章中,老子运用朴素的辩证观点,提出了防患于未然的主张。
老子言:
“有道者的作为,若无所作为。他办事情,若无事情可办。他玩味问题,若无问题可玩味。他把小事看成大事,把少事看成多事,用恩德报答仇恨。他考虑难事是在此事还是简单的时候;处理大事是在此事还是细小的时候。这是因为天下的难事一定由简单开始;天下的大事一定由细小开始。所以圣人永远不处理大事却能成就大事。”
“人们轻易应允别人的要求,一定很少遵守信约。把事情看得容易,一定招致困难。所以圣人把一切事情均看得有难处,所以永远能克服困难。”
后人根据老子的“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演变出成语“轻诺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