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有些孩子自信开朗,有些孩子则自卑懦弱,孩子性格的形成与生长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法有着很大关系,如何帮助自卑的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成为家长关注的重点。
孩子自卑不自信的表现
胆怯害羞。孩子略有怕羞纯属正常,但是过度胆怯、怕羞,如不愿抛头露面、不敢接触生人,则可能内心深处隐藏强烈的自卑情结。
独来独往。一般来说,正常孩子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但具自卑心理的孩子对交结朋友兴趣索然,往往喜欢独来独往。
缺乏自信心。虽然有的自卑孩子十分渴望在诸如考试、体育比赛或文娱竞赛中出人头地,但又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因此,他们大都尽量回避参与任何竞赛。
在意别人的看法。其实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也是骨子里自卑的表现,因为自卑的人内心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更是经受不起他人的打击与批评,所以一点点负面的评价,都会放大她的自卑。
生活中,很多孩子由于生长环境或自身性格等原因,出现内心自卑的现象,他们往往独来独往,缺乏自信心,而且很在意别人的看法,感情中敏感多疑,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那么孩子自卑不自信,家长该怎么引导呢?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自卑不自信该怎么引导
1、父母要多包容,尤其是当孩子特别自卑的时候有可能缺乏自信,而且缺乏安全感,这个时候父母言语上多鼓励以及行为上多陪伴、支持对孩子是非常大的帮助,无论任何时候来自于父母的鼓励和支持都是孩子提高自信、获得安全感最大的来源。
2、鼓励孩子多做开放型活动,参加富有冒险精神的游戏及运动,比如带孩子游泳、长跑或者去田野里看风景、观察昆虫和小动物等,这些都能让孩子变得勇敢起来。
3、多鼓励孩子,可以用言语上的表扬来激励孩子。表扬要具体,不要空洞夸大。要在孩子做的好的事情上进行具体鼓励,这样可以带给孩子自信,但是空洞的夸大会让孩子产生自大。
4、尊重并认可孩子,孩子的意见被尊重,是通往自信的阶梯。当给孩子买东西的时候,尽量让孩子自己挑选款式和颜色,不要否定孩子的眼光。当孩子独立做事情的时候不要急于否定,一定要认可孩子的才干和能力。
自卑是现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儿童自卑主要来源于家庭,如父母不关注孩子,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或者经常打骂打击孩子,这些都会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面对孩子自卑,家长要适时赞美孩子、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鼓励孩子勇敢尝试,让孩子逐渐树立自信心。
自卑孩子都有哪些表现
1.自尊心过强
自尊心强不是坏事,但过强就不好了。过强的自尊心下,其实是一颗敏感、脆弱的心。只要被人比下去,他就会感到焦虑不安。比起能力的提升,他更在意外界的评价。
2.不敢去尝试
孩子,尤其年幼的孩子,会以父母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如果父母总是贬低、挑剔孩子,孩子会没有底气,十分胆怯,面对新事物,不敢去尝试。
孩子很自卑不自信,家长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平时太过严厉对待孩子了,孩子的自信都是父母给的,如果我们经常陪伴孩子,经常肯定和表扬孩子,孩子遇到了事情,我们就站在他的旁边陪伴着他,和他一起解决,那试问孩子会自卑吗,反而会变得更有勇气的。
孩子很自卑不自信家长该怎么做
1、作为家长应当从关心爱护孩子出发,做到宽而不溺,严而不苛。要帮助孩子树立坚定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要关心尊重和鼓励孩子,使孩子感到被爱和自身有价值。切不可对其讽刺挖苦。
2、家长对孩子的肯定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应该适时地对孩子进行鼓励和表扬,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一定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认可,当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家长应该积极的鼓励帮孩子认识到问题,及时的改正。
表扬时要注意肯定坚持、努力、习惯,比如宝贝,努力坚持真好。同样,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时,不要责骂孩子,及时给予鼓励。与其骂孩子,不如帮孩子分析原因,怎么办。有父母在背后支持的孩子,即使遇到类似的挫折,也不会受伤。相反,他们有更多的勇气面对和想办法解决问题。
3、父母要多陪伴孩子,给他们安全感。家长消除孩子自卑的最好方法就是多陪陪孩子。父母经常不在孩子身边,大多数孩子都不自信。这是因为孩子没有安全感,所以不要低估父母的陪伴,这是让孩子感到安全的最好方法。
自卑在孩子成长中是一种性格,多数是因为小时候父母教导出了问题,导致孩子长大后产生自卑的倾向,一旦孩子出现自卑,会对身心两方面的成长起消极作用。下面为大家讲解下孩子自卑的六大表现,供大家参考。
一个孩子自卑的六大表现
1、过度害羞。孩子若是极度怕生,有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不敢面对小朋友唱歌,不愿抛头露面,不想接触生人等等过度害羞的行为,那么孩子内心深处一定是自卑的。
2、没有主见。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在咨询孩子意见的时候,孩子总是不出声,对父母是言听计从,什么都听大人都问大人,没有自己的主见,这也是孩子自卑的表现。
3、说话总是低着头。一些孩子说话总是低着头,不敢与他人眼神对视,这表示孩子特别担心他人会看穿自己的想法,也是一种自卑的心态。
4、说话不清楚。据调查有80%的自卑,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因为他们在公共场合时没办法自我表达,会出现说话不清楚,表达不连贯。这都是因为自卑,紧张的心理让他们语言和思维跟不上,时间一长,自我表达能力就会逐渐下降。
拥有自信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缺乏自信的孩子,遇到事情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逃避,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我不敢,我害怕。面对不自信的孩子,家长一定要及时引导孩子。
孩子缺乏自信的表现
1、过度在意他人的评价。很多孩子总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在学校被冷落就认为同学不喜欢他,被父母说了一句,就感觉特别委屈。受到老师的表扬就炫耀个不停,得意很久;考试没考好或者被老师批评了一下,就会哭上半天,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事实上,过度在意他人看法的孩子,是错误的把自我价值建立在了别人的评价之上。
2、做事没有主见。遇见事情孩子往往拿不定主意,总是在心里存在一种自卑的心里,认为自己是完不成的,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显得比较懦弱,这在孩子以后的工作中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如果你的孩子在处理事情上没有自己的观点的话那么此时作为家长的我们要多关心和教导孩子了,使孩子摆脱自卑。
3、孩子容易害羞。有些父母经常会带着孩子去一些大的场合或者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希望能够锻炼孩子,然而孩子总是表现出胆怯,害羞,不敢当众的表现自己,这让很多父母往往不知所措,孩子的这种害羞行为恰恰是孩子自卑的一种表现形式,那么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勇于克服自己的害羞,多加与人接触。
4、与人交流不敢抬头。孩子长大了都是要面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的,那么如果在与人的交谈过程中总是低着头的话,眼睛不敢正视我们对面的人,从而也充分的证实了孩子的心里是非常软弱的,他害怕别人的说法,害怕别人否定自己,因此低头可以让他们摆脱心里的恐惧。
自卑是一种不健康的情绪,自卑的人往往会过度贬低自己,没有自信,这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克服这种情绪,让孩子能够自信起来。
13岁孩子自卑不自信怎么办
1、要培养孩子喜欢读书,喜欢阅读的习惯。读书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可以使人平静下来。读书对人的一生也很有帮助,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会让一个人受益终生。阅读也可以让孩子从书本中找到自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读书也是心灵的窗户。
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可以让我们足不出户就知道天下大事,所以说一定要养成孩子乐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2、要帮助孩子自己认可自己。孩子的自卑心理很多都来自于不相信自己,什么事都不敢做,觉得别人会看不起自己,这时候我们就要帮助孩子来自己认可自己,让他们知道自己是最棒的,最优秀的。然后我们家长也要相信他们只有家长先相信他们,他们才会自己相信自己,他们只有自己变自信,才能更有说服力,让别人也相信他们。
自己认可自己,就是自信的第一步,只有自己自信了,才能完成更多的事情,为以后的发展道路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