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最后阶段,很多孩子进入学习的冲刺期,他们废寝忘食的学习,期望能在高考前再提高一些分数。其实高考前一个月,孩子的知识掌握已经定型,此时考察的便是孩子的心态,若孩子的心态好,高考时或能超长发挥,取得更高的成绩。
高三还有一个月能提高成绩吗
能。通常情况下,高三最后一个月是冲刺的时间段。这时候可以发挥自己的潜力。所以最后一个月是很容易提高自己的成绩的。
首先,针对性做题,高考内容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我们的可以通过解答往年高考试题来学习摸索,当将一系列题型摸索透彻,做起其他题目也感觉难度不大的时候就说明学习效果不错,尽量以作熟做懂的目的去进行学习,只有真正懂得出题人的出题思路,才是学习的关键所在。
其次,整理思路,调节状态,不管是学习还是考试,只有保持清晰的思路,才能在接连不断的试题中,保持良好的解题思路,心态的影响是多面的,如果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我们解题过程中会呈现相对灵活轻松的进行解题。
因此,高三最后一个月保持好的心态,可以保证高考发挥出良好状态,分数有所提高。
高考在即,孩子厌学摆烂了,怎么办
强化自信。如果自信不能让高三学生一定成功的话,那么丢失信心就一定会导致失败。不管高三学生现在是成绩特别拔尖,还是与别人家的孩子有一定的差距,都千万不用忘了要让高三学生每天带着自信起床。
学会倾听。不要总是认为和高三学生之间有代沟,高三学生的家长一定要学会和孩子进行沟通,而最有效的就是学会倾听,当高三学生有苦恼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他的父母,而如果有几次你们的交流不顺利,那么渐渐地可能他就不会向你们倾诉了,所以一定要学会倾听。
合理与孩子沟通,疏导不良情绪。其实,大多数考生在高考前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焦虑。厌学倒是不可怕,可怕的是钻牛角尖和自暴自弃。所以家长要和孩子沟通,这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鼓励孩子,给予一定的心理暗示。家长应该适当的鼓励孩子,给予一定的心理暗示,说他们很努力很行。之所以名次会倒退,也许是别人努力的更多,相对的孩子就倒退了。毕竟,模考还不是高考,想努力的话还有时间!
教会孩子进行自我定位和评价。家长要引导高三学生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和评价,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有没有提高和进步的空间,这是需要去思考的。盲目的追求不切合实际的目标,只会让自己觉得学习无望。
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学习成绩只是体现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而已,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不能以学习成绩和高考成绩来断定一个人的能力,并且高考并不是唯一的出路,要掌握知识和本领,并不一定要从大学里才能学到,树立正确考试观是击退坏情绪的必要保证。
临近高考孩子不愿意上学的原因
1、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原动力不足,目标不明确,迷茫,学习积极性缺乏,因为生活、学习一次次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久而久之就不想去学习了。
2、学习成绩差
学习成绩差,不被老师、同学、身边的人认可,内心得不到应有的存在感和安全感,自尊心受挫,慢慢就没办法用心去学习。
3、学习压力太大
高考是一道很重要的门槛,而现代社会的竞争激烈,很多家长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未来,对孩子的学习也会设置较高的期望。当学习的压力变得过大时,学生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4、叛逆期影响
高三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厌学可以算是叛逆期的一种表现,主要体现在跟父母老师对着干,越是让好好学习,越不想学习,越是强制学习,越容易产生抗拒心理,甚至跟父母老师对着干做出厌学、逃学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