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知足者常乐”,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知足,得寸进尺,一味地向父母或者他人索取,那他就不会具备感恩之心,也不会体谅到父母的辛苦。所以作为父母,为了孩子更好地发展,一定要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知足。
不知足的孩子如何教育
1、以身作则,经常感恩。父母是孩子相处时间最久的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的行为深刻地影响孩子。如果父母对生活中所拥有的一切常常心怀感激,那么孩子也会跟着父母学习,用感激和知足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情。
2、让孩子了解不同的境况。让孩子了解不同世界的方法除了用讲的,最直观的当然是用眼睛看了。父母可以给孩子播放一些生活比较艰苦的纪录片,让孩子看看一些与他不同的人的生活现状。这样能够让孩子对自己的生活知足满足,而不是经常挑三拣四。
3、利用故事或绘本引导,让孩子明白贪心的后果。如果孩子喜欢听故事或者看书,还可以结合孩子的这一喜好,把对贪心的教育融入到故事或主题绘本阅读中,以孩子能够接受的形式具体呈现贪心的后果,让孩子明白知足的必要性。
4、满足需求有原则,并设置一定的条件。事先跟孩子商议个君子协定,明确购买玩具的条件,比如,每个月不能超过几个、不能超过家庭预算、要能说出需要的正当理由等等。
如果孩子不喜欢这种事先的约定,则进行事后的约定,比如,卖玩具可以,但买的每一个玩具,都要玩10天以上,如果玩不满10天,下次的购买要求就要被拒绝等。
5、要让孩子懂得感恩,还要让他懂得惜恩。父母要告诉孩子:有许多关爱和帮助,可能就是一次性的。也有许多关爱和帮助,在某个时段之后,可能就再也不会重来。
当你接受别人的关爱和帮助的时候,你要好好地去珍惜,时过境迁,转眼留下的就只有回忆。就像最敬爱的父母,终有老去的一天,他们照顾不了你一辈子,他们也关爱不了你一辈子。当你享乐其中时没有珍惜,当你懂得珍惜时却再也无法重现,你只有在回忆中痛苦叹息。
父母哪些行为会给孩子错误引导?
1、无条件满足孩子。现在的孩子生活物质条件很好,父母给孩子创造了很好的基础条件,也正是因为如此,父母想要避免自己曾经受过的苦,对于孩子的需求都是有求必应。孩子想要什么父母都会无条件的满足,因为这种及时满足的方式是父母认为对孩子表达爱的最好的方式。
殊不知正是这种无条件的满足给孩子造成了一种错觉和认知,年幼的孩子对于金钱没有任何概念,孩子会认为只要自己想要的东西只要张嘴就一定会得到。这种毫无障碍的要求会让孩子内心得到膨胀,孩子的内心就像不断充气的气球一样,越变越大,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无止尽的欲望和期待的破灭。
2、攀比心理作祟。父母想要给孩子最好的生活和待遇,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和周围人的情况做对比,攀比心强烈。当看到其他孩子拥有的物品时,父母就会想尽办法给自己的孩子安排同样的物品。
这种无形当中的攀比心理会给孩子强大的心理映射,孩子会把父母的言行当作自己行为的方向,喜欢和别人攀比竞争,内心很难得到满足。
不知足的孩子具备哪些表现
想要的东西很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对很多东西都非常好奇,想要得到。小时候不过是一个玩具、一个吃的,而且都在家长的监管之下。但当孩子上了大学之后,这是一段相对独立的时间,孩子们脱离了家长的管束,很多孩子准备放飞自我。
喜新厌旧。喜新厌旧顾名思义就是喜欢新的讨厌旧的,在物质上永远得不到满足。不管是日常生活用品还是其他非必须品,都要常换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