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出自唐朝诗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一诗,诗中“敲”字用的绝妙,被后人广为赞誉,“敲”字好在,在万物入睡、沉静得没有一点声息的时候,敲门声更是显得夜深人静。在视觉之外提供了听觉感受。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谁的诗句
该句出自唐代诗人贾岛《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句的意思是夜晚池塘边上,小鸟栖息在树上;月光之下,老僧敲响了柴门。
僧敲月下门全诗典故
一天,贾岛在京城长安,骑着毛驴在街上行走,随口吟成一首诗,其中两句是:
“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
贾岛觉得诗中的“推”字,用得不够恰当,想把“推”字改为“敲”字,但一时不知哪个字好。于是,一面思考,一面用手反复做着推门和敲门两种动作。街上行人看到贾岛这种神情,感到十分惊讶。
韩愈看到,十分生气地对贾岛说:“你骑驴子怎么低着头,也不朝前面看看?”
贾岛一惊,慌忙下驴,向韩愈赔礼,并将自己刚才驴上所得诗句,因斟酌“推”“敲”二字,专心思考,不及回避的情形讲了一遍。
韩愈听后,转怒为喜,深思片刻后便说:“敲字好!在万物入睡、沉静得没有一点声息的时候,敲门声更是显得夜深人静。”
贾岛连连拜谢,把诗句定为“僧敲月下门”。
“推敲”一词是根据唐朝诗人贾岛锤炼诗句的故事引申出来的,意为反复琢磨。
僧敲月下门的敲能表现什么
僧敲月下门的敲声能表现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当夜幕降临,寂静的月光洒满大地,僧敲月下门的敲声如同涟漪般荡起,回荡在夜空中。
这种敲声既柔和又坚定,仿佛在向人们传递一种深邃的智慧与平和的力量。
它让人们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安宁,引导人们超越俗世的纷扰和烦恼,寻求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这种敲声不仅是一种音乐,更是一种心灵的启迪和指引,让人们在寂静的夜晚与自我对话,寻找内心的真正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