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怜幽草涧边生出自韦应物的《滁州西涧》,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事情,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这首诗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独怜幽草涧边生的下一句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是说: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
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
“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
后二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说: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
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作者是谁
这是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市区,西涧在滁州城西郊外。这首诗描写了山涧水边的幽静景象。描写了诗人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这是一首着名的山水诗,是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
此篇为唐德宗建中二年(781),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作者游览至滁州西涧,(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滁州西涧韦应物古诗讲解
《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了滁州西涧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
首句“独怜幽草涧边生”,意思是诗人唯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其中“独怜”二字,感情色彩十分浓郁,表现出诗人对幽草的怜爱之情。
次句“上有黄鹂深树鸣”,意思是涧边上有黄鹂在树林深处啼鸣。黄鹂的啼叫声清脆动听,为幽静的西涧增添了一丝生机和活力。
第三句“春潮带雨晚来急”,写春潮上涨,加上傍晚时分春雨急骤,涧水更加湍急。一个“急”字,突出了春水的流动之快和迅猛。
最后一句“野渡无人舟自横”,则描绘了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随意地横泊在水面上的情景。这句诗营造出一种荒凉寂静的氛围,同时也暗示着诗人的孤独和忧伤。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滁州西涧的清幽景色,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之情,反映了诗人在官场上的不如意和对现实的无奈。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
独怜幽草运用了什么描写
“独怜幽草”的描写主要是通过对幽草的形象、气质、生长环境等方面的描写来体现的。以下是一些描写幽草的具体例子:
1.形象描写:"独怜幽草涧边生",这句话通过“幽草”二字,既点明了这种草的特点:生长在幽静、隐蔽的地方,又表现了它的孤独、清幽之美。
2.气质描写:"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这句话通过对幽草所处环境的描写,反衬出了它那种清高、清贫、高洁、不屈的气质。
3.生长环境描写:“檐前枯木,砌下落花”,这句话通过对幽草周围环境的描写,表现出它那种在贫瘠、荒凉环境中生长的顽强,以及对自身境遇和生命的珍惜。
总的来说,“独怜幽草”的描写运用了简洁、含蓄、深刻的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展现出了一种深深的思索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