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没有兄长伴他玩耍,没有弟妹要他照顾,好玩的、好吃的均由孩子一人享用,久而久之,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产生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认为一切都是我的,慢慢养成了孩子自私自利的不良心理习惯,形成骄横跋扈的性格,自私的孩子是很难在社会上取得好的发展的,那么怎样改掉孩子的自私行为呢?
怎样改掉孩子的自私行为?
1、不以孩子为中心。父母不要溺爱孩子,让孩子在家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知道付出才有回报,不以孩子为中心,不给孩子特殊地位。
2、父母做好榜样。孩子的天性是模仿,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做人大气,不自私自利,对孩子能起到正面的影响。
3、关心长辈。有些孩子在家里不尊重长辈,无法无天,缺少教养,这样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养成,要教育孩子要尊重长辈,关心长辈。
4、让孩子学会分享。鼓励孩子学会分享,让孩子明白分享是收获不是失去,能够收获友谊和别的小朋友的玩具。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错误的行为,需要家长及时指正,如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等,面对这种情况,家长要及时指出孩子的行为错误,帮助孩子建立物权观念和价值观,引导孩子的正确行为。
孩子有小偷小摸行为怎样正确教导
帮助孩子建立物权观念。很多孩子对于物品的所有权根本不理解,所以他们分不清自己的跟别人的东西有什么区别。所以就分不清告诉与不告诉别人之间的区别。
给予孩子一定的零花钱。孩子小偷小摸行为的背后,往往来自于缺乏。比如:孩子从来没有零用钱、看到别人有零花钱,自己的自尊心受挫了等等原因。所以一定要给孩子一些可以自由支配的零花钱,顺便还可以培养下孩子的自控能力。
家长要谨记不要去斥责、打骂孩子。家长都知道打骂只是为了不让孩子犯同样的错误,但是往往打骂的效果并不是长久的,并且你会发现,孩子在小偷小摸时会做的更隐蔽。打骂只会伤害孩子自尊心,并且还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与配合。让孩子认识到这种行为是为家庭所不容,为学校所为社会所不齿的。同时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发现孩子拥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一定要追查清楚。另外锻炼与不良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
眼高手低并不是一个好的行为方式,当家长发现自家的孩子有眼高手低的习惯后,一定要多提醒孩子,让孩子清醒一下,看看外面的世界,多观察别人的做法。当孩子注意到外界之后,才能全面了解天高地广,才能学会低调做人稳重做事。
怎样改掉孩子眼高手低的毛病
1、注意习惯的养成
家长在平时辅导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孩子养成仔细认真的习惯,比如:在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严格要求孩子养成检查作业的习惯,让他独立检查和改正。
2、让孩子多尝试
孩子有了眼高手低的毛病后,家长可以刻意让孩子自己去体验更多的事情。因为只有在实践中,他才能掂量出自己到底几斤几两。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有必要让孩子尽早成熟起来,以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
相信很多家庭都出现过这样的问题,孩子一哭闹,父母就会把手机扔给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爱玩手机的情况,每天就只知道玩手机,家长一制止就会乱发脾气。
怎样改掉孩子玩手机的坏毛病
1、家长做好榜样,在和孩子一起的时候不看手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如果要求孩子不玩手机,而家长们自己一日三餐都忙着玩手机,要想让孩子不玩,这也是没有道理的做法。
想让孩子彻底的改掉用手机看动画片的习惯,首先父母先把手机放下,与孩子一起的时间里,坚决不要看手机,给孩子做好榜样才能严格要求。
2、分散注意力。通过课外书籍来分散孩子看手机的注意力,当孩子对课外书感兴趣后,刷手机的现象就会逐渐减少和消失;
同时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做游戏,或是经常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让孩子进行体育锻炼,例如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通过这些体育锻炼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逐渐让孩子忘掉玩手机这件事情。
当孩子出现行为异常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着急,更不要因此严厉指责孩子,这样做会让孩子产生叛逆行为,会更加不听从家长的管教,家长要慢慢引导孩子,不要操之过急,要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行为异常怎么办怎样心理疏导
1、在孩子出现行为问题后,作为家长首先需要冷静下来,不要对孩子发火或抱怨指责孩子,要仔细回想孩子出现行为问题的原因,做出恰当的引导,帮助孩子一起解决行为问题。同时,我们也要做好前事的预防,在孩子会出现行为问题的场景多做恰当行为的练习。
2、保持冷静。我们想要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当产生这样意识的时候,我们就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面对孩子淘气或者产生不符合你行为标准的时候,首先不可以带着情绪与孩子进行沟通,当孩子不听你的命令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让自己陷入权力斗争之中。
3、发现孩子错误行为的目的。当我们没有发现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真正目的的时候,我们只会对表面的行为做出反应,这样武断的去评判是对于孩子的一种不公平。
孩子是父母的“掌中宝”,所以在大多数家庭中,很多父母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处处都会迁就他们,满足他们。但这样的教育方式,很容易让孩子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缺乏分享和感恩他人的品质。
当孩子有自私的行为家长该怎么教育
1、改变溺爱的做法。从前家长常常将最好的都给孩子,让孩子认为自己天生就有一种特权,最好的东西理所当然就是自己的,那么从现在开始,家长应该改变这样的溺爱心理,让孩子与其他人平等地竞争、平等地享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分享。
因为只有孩子与他人分享,他人才会与自己分享,才能实现资源的流通,才能让孩子尽量最大化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长久以来,孩子自然愿意去与他人分享,也会享受分享带来的回报。
2、家长以身作则,用榜样的力量来教着孩子关心和爱护他人。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年轻父母,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让老人来帮忙带孩子,可是呢,对于老人却丝毫没有感激之情,不管是哪里不合适,都会指责甚至当场指责老人,这样的父母带出来的孩子,就不用指望孩子长大后会孝顺,感恩。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和父母学来的,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给孩子起到榜样的作用。
3、让孩子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孩子之所以自私,是因为他一直在享受着他人的付出,看着别人对他付出他会觉得很快乐,但是孩子却没有感受到分享的乐趣。所以,父母要让孩子感受到分享的快乐,比如帮助孩子多结交朋友,一起分享玩具或者零食,让孩子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孩子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后,也会改掉自私的性格。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因为年龄小,自我控制力较弱,所以需要家长来培养孩子的自律,对许多孩子而言,自律就是个无比稀罕的物件!做一件事情,往往没有计划、虎头蛇尾、难以坚持,就是孩子没有自律的表现。
孩子怎样养成良好的自律行为
1、帮他分析好习惯和坏习惯的利与弊。孩子的心思比较单纯,想法也很简单,在看待问题和考虑事情的时候,想得没有大人仔细周到和全面。这就需要家长耐心讲解,让他们意识到其中的利与弊。
2、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方式。有时候坏习惯之所以难改是因为它的“方便”和“舒适”,那么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方法来逆转孩子的这一感觉。比如继续保持坏习惯会受到惩罚,改掉坏习惯就会得到奖励等方式,来促进孩子改掉坏毛病。
3、父母做好榜样。家长其实一直是孩子模仿的对象,要是家长每天都拖拖拉拉做事,很有可能导致孩子也变成这种情况。所以我们作为父母,也要做到“雷厉风行”,只有以身作则,才能引导孩子也拥有自律的好习惯。
4、制定合理的家庭规则,并执行。凡事设一个合理的规则,是培养规则意识的重要开端。孩子不是天生就会自律的,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自律的前提是他律。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制定规矩。比如零食只能吃多少,一次只能买几个玩具,每天只能看多久动画片……然后,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