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学习 >  小学 > 孩子上课总说话怎么办

孩子上课总说话怎么办

2024-05-11 11:06 957 小学

孩子喜欢说话并不是坏事,这是孩子性格活泼、喜欢表达自我的表现。但是倘若孩子分不清场合,在课堂上也总是说话,就不是一件好事了。孩子在课堂上爱说话,需要家长配合老师,及时帮助孩子纠正错误行为,引导孩子明白课堂秩序的重要性,并遵守课堂秩序。

孩子上课总说话怎么办

1、与孩子沟通,让孩子了解说话的不良后果,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自己和他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2、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听课能力,教他如何注意听讲,提醒他注意老师的讲解。

3、建立规矩和奖惩制度,鼓励他遵守课堂纪律。另外,给孩子提供适当的课堂参与机会,让他感到兴趣和投入。

4、与老师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并寻求老师的建议和帮助。

5、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爱,帮助他建立自律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6、给予孩子支持和鼓励,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上课总说话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自制力差:自制力就是自我控制的能力。孩子年龄小,自我控制的能力就比较低,表现在上课乱说话、做小动作,甚至随意下位走动等。自控力是需要培养的,培养的过程也就是社会化的过程,教育的一大目的就是教会孩子学会控制自己,克服任性、随意的毛病,逐步形成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意志和能力。

2、孩子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一种动力,没有兴趣,上课就可能乱说乱动。解决这些孩子的纪律问题,应该从培养、强化孩子的学习兴趣入手。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学习兴趣,跟与老师的感情疏密有关。

3、与家庭环境有关:一部分孩子上课讲话的原因,和习惯有关。习惯,主要靠后天习得。在孩子习惯培养过程中,家庭,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学校,父母是孩子习惯养成的老师。如果孩子话特别多,请爸爸妈妈反思下,家里,孩子的重要他人,比如爸爸妈妈、包括长辈和保姆阿姨,有谁也是爱讲话、爱啰嗦的?

4、不明白后果:很多孩子上课随意讲话,有部分原因是不知道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和影响。所以,要让孩子改变上课随意讲话的习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工作是跟孩子讲事实、摆道理。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上课随意插话对自己、对其他同学和对老师授课的影响。相信很多孩子都能听得明白。

5、注意力不集中:很多孩子爱讲话的孩子基本都有这样的情况:上着上着课就走神了,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总是坐不住,思绪没几分钟就跑了。即使坐下来也是心不在焉,小动作特别多,还经常发呆。

孩子上课总爱说话缺乏自控能力怎么办?家长怎么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1、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孩子只有具备了规则意识,才能提高自控水平。家长可以现在生活常规方面着手,制定规则如按时起床、睡觉,不挑食等。家长要长期坚持一贯的要求,这样,孩子就会逐步约束自己。

2、通过游戏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游戏中常常蕴含着规则,孩子通过这种有趣的形式,更容易形成自控能力。如妈妈可以和孩子玩“木头人”的游戏,孩子通过扮演“木头人”,学会控制自己的动作,进而产生自我控制的意识。

3、家长要做出自我控制的好榜样。爸爸妈妈在自我控制方面表现好的话,孩子也会受到影响。如带孩子外出,遇到堵车的时候,可以和孩子做一些小游戏消磨时光,避免把焦躁情绪传染给孩子,让等待的过程变得有趣。想对孩子发火的时候,深呼吸并说:“我要冷静,不能发火。”这些言行都会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4、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人的成长不但需要物质,也有精神、情感的需要。经常与孩子沟通,你发现孩子道德品质方面是否发生了偏差?好的行为习惯是否有待于进一步养成?也只有与孩子经常性的沟通,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才能使孩子从心底里感觉幸福,促成好的习惯的养成。

5、循序渐进,及时表扬。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首先,爸爸妈妈要有耐心,注意循序渐进,切忌操之过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内心世界,与孩子之间建起了绝对的信任,以便于树立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有效地增强了父母的教育影响。再有,对于孩子表现良好的自控行为,要给与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6、培养孩子顽强的毅力。顽强的毅力是一个人良好自制力的重要保证,所以要培养孩子的良好的自控能力,首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比如,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参加“户外拓展训练”等活动,训练孩子坚强的意志。平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分的溺爱孩子,而要理智的去爱孩子。

高三学生突然不想学了上一篇:高三学生突然不想学了 学不下去了怎么办上一篇:学不下去了怎么办

相关阅读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