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为三大主科课程之一,对孩子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有很多学生数学总是学不好,对此家长也非常着急,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但是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学生数学成绩差怎么办
1、列出章节知识框架图。数学就要一颗大树,每一章都是一个主支,而主支又分为更细小的分支,枝繁叶茂,出题变化很多。
我们想要搞清楚这个大树的本来面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章节知识框架图,把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都看明白,这样才不会被“障眼法”迷倒。
在考试时,才能快速分辨出题目考的是哪个知识点,应该用哪种解法去解答,而不是靠蒙和猜来答题。
2、遇到问题要及时解决。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的同学需要有一种精神,就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地解决——不要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
无论是多么聪明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学习的难点,这时候往往就看同学们能不能够顶住压力,敢于提问并且思考;很多数学不好的同学往往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存在畏难情绪,认为自己学不好数学是因为自己笨,其实不然。
3、数学成绩的好坏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关。好的学习习惯在数学学习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学习中有很多好的习惯值得我们拥有,比如:课前预习的好习惯,预习可以增强我们记忆的效果,并且上课的时候可以更快地跟上老师的节奏。
4、切忌舍易求难。很多家长喜欢让孩子做大题,做难题,其实这种思维是错误的。事实上,难题做多了,遭受的挫折就多,会让孩子更加厌烦数学,从而失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任何学科都是一样的。因此,我们要适当控制数学学习的难度,尤其是成绩不理想的孩子,要把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面,只有将基础知识理解透了,才有能力去解决数学难题和大题。
大家对数学有哪些认知性的误区
1、认为学数学只要死记硬背就行了。有些孩子很小就能够背诵1-100以内的加减法,大家就认为这个孩子的数学成绩一定很好。其实不然,如果只是靠死记硬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记忆会慢慢模糊,同时在强大的压力和精神紧张的状态下,记忆往往会出错。
2、认为数学学不好,都是因为题做得少。许多家长认为数学不好,是因为题做的太少,只要逮住空闲时间就让孩子做题,如果不方便做题,就口头出题,让孩子回答。占用孩子空闲时间和强制孩子答题不仅让孩子反感,也会让孩子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
3、认为学数学越早越好。在还未拥有学习数学能力之前就让孩子学习数学,或者直接学习高一年级的数学知识,可能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在数学上的挫败感越强,他就越不喜欢数学。
孩子缺乏学习数学的动力,觉得数学很难怎么办
1、家长有义务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兴趣培养的第一步,数学无所不在,学习的素材也无时不有。伴随孩子成长的家长,这方面也是要学习的。
2、数学是好玩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思维培养不只是单调的计算,从观察力,空间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综合去数学思维启智,让孩子通过数学知识认识世界,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方法在融合应用,思考的过程才是启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