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时期,正式孩子学习知识的阶段,然而很多孩子却在这个阶段出现厌学情绪,出现不愿意上学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千万不要盲目责骂孩子,要理解孩子情绪,多与孩子沟通,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初中不上学的孩子怎么办
耐心沟通。初中生不肯去上学,这时就需要父母耐心和孩子进行沟通,深入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对未来的规划,然后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同时为孩子规划好未来。
不要打骂。切忌孩子一说出来不想上学,父母就开始动手,或者把孩子批评的一无是处,要知道父母这样做不仅会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让孩子彻底失去与父母交流的欲望,还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让孩子对上学这件事越来越厌恶。
帮孩子找到学习的动机。帮助孩子找到学习动机,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爱、关注与被需要的感觉。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除了生存与安全感外,人还要有爱和归属、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多一些赞赏和认可。家长应该多给予孩子赞赏和认可,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家长可以在孩子取得进步时给予鼓励和奖励,让孩子有更多的动力去学习。
尊重孩子感受,给他掌控感。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感受,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主权和掌控感。家长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孩子自己决定如何处理自己的学业问题。
初中孩子厌学产生的原因
学习压力过大。初中是学业负担逐渐加重的阶段,学科知识逐渐复杂,课业压力不断增加。孩子可能感到学习负担沉重,导致情绪紧张,进而产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
学科抽象度增加。初中学科相比小学更为抽象,涉及到更多的理论和概念。一些学生可能难以适应这种转变,感到学科难以理解,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
社交压力增加。青春期的到来使得同学关系、异性关系等社交因素变得更加复杂。孩子可能更加关注社交问题,而对学业产生疏远感。
叛逆期来临,初中生他觉得自己也是个大人了,长辈,老师的话不再具有吸引力,更有甚者他们专门与父母,老师唱反调。如果老师与家长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去对待他们,会加剧这种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的恶化,最终会影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学习动力不足。现在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都还可以,父母给孩子提供了非常周全的照顾,孩子没有生活的压力。学生对为什么学习没有清楚的认识,甚至不知道这样的学习到底有什么用处。
家庭原因。部分家长忽视自身作为子女“第一任家庭教师”的角色,在教育子女上,还有的父母不管教或不善于管教,强制或逼迫子女学习,从而造成孩子厌学的逆反心理,从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过来人给出建议
给孩子自主选择权。家长们总是喜欢给孩子们建议,希望孩子们可以听从自己的建议和想法来进行学习和选择,虽然初心是好的,但往往最后都会惹得孩子反感,产生叛逆心理。所以如果想让孩子有学习动力,首先就是给孩子一定的自主选择权,给孩子留出一定的学习空间。
体验到成就感。学习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情,想让孩子更喜欢学习,一是兴趣,二就是成就感。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成就感,就会越来越喜欢学习。所以家长可以让孩子在做题的时候先降低一些难度,从基础的开始做起,在体会到做题的成就感之后再一点一点的增加难度。
为孩子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充满爱和尊重的家庭氛围,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而不是压力。同时,家长也要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传递出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学习的热爱。
适时给予孩子正面反馈也是培养主动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当孩子取得进步或取得成绩时,我们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是有回报的。这样,孩子就会更加愿意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让孩子参与到学习的规划和决策中来,也是激发学习动力的重要手段。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参与感和成就感。同时,家长也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允许孩子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