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厌学的孩子,切不可批字当头,罚字当头。要实事求是地看到孩子的优点和微小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使孩子有成功的感受,逐步提高自信心,由“厌学”变成“喜学”,旷课、逃学的问题就会解决。
小孩逃课应该怎么引导
一、承认自己在教育上有失误
家长首先要承认没有下工夫从小培养好孩子的学习习惯,教育态度、方法生硬。家长应该在自我反省基础上跟孩子倾心交谈两三次,检讨自己的缺点,听听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跟孩子一起下决心,一点一点赶上去。家长千万不能重复过去那种简单、粗暴的做法,也不能放弃教育的责任。家长的态度是孩子转变的重要因素。
二、向老师请教,跟孩子讨论、分析问题所在
这样家长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孩子的学习情况要一科一科分析,学习最差的科目的学习态度、方法、具体内容更要仔细分析,问题找得越准越好。
三、跟学习好的孩子“结对子”
要跟老师商量,选择与自己孩子有交往基础、能帮助人的学生做小老师。必要时,带孩子到对方家里去向对方的家长郑重做出表示。为了不给“对子”增添太多负担,对自己的孩子要有具体要求,如“自己先看,不懂再问”“自己先做,哪里不会再问”“课前预习,找出难点,上课专心听讲”等,孩子没有积极性、主动性,光依赖别人肯定不行。
孩子厌学逃课的外在形式及成因
孩子厌学有多种表现,我们不要以为等到孩子逃学了才是厌学,实际上,在逃学之前,孩子就已经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状态,一种是轻度厌学,主要表现为在思想上消极对待学习、不喜欢学习、对学习有抵触心理、不完成作业、不主动学习等。
如果情况没有得到调整,变得更严重一些,就发展成为中度厌学。中度厌学的主要外在表现是,上课不听讲,作业不好好完成,经常出现迟到甚至厌学逃课等违纪现象。
而重度厌学的情况就严重多了,已经属于一种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是孩子害怕和厌恶学习,在心理上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不敢去面对老师和同学了,逃学就成为他们回避现实的一种选择方式。
无论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的厌学,都多多少少说明孩子已经在排斥学习,家长最好在孩子早期产生厌学问题苗头的时候就及时进行干预,否则,等到孩子厌学程度加深的情况下,就很难进行扭转了。
培养和教育孩子是不可逆的,孩子发展到这一地步,最该反思的其实还是孩子的父母。
孩子旷课、逃学的原因很多很复杂,大致分为下列几种情况
(1)因贪玩而旷课、逃学。
谈玩是孩子的天性。学习是有纪律约束的,玩耍是令身心放松、心情愉悦的娱乐活动。孩子迷恋上任何一种游戏或活动,达到一定程度后,都会影响学习,都可能导致旷课、逃学行为的出现。
(2)因学习困难而旷课逃学。
孩子学习时遇到困难,是极为平常的事情。因畏惧学习而旷课、逃学,是面对挫折的消极态度与行为。在班级管理松懈、学习风气淡薄的情况下,因学习问题而旷课、逃学的学生比较常见。
(3)因老师教育不当而旷课、逃学。
教师对学生的体罚、羞辱、歧视等都可能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孩子年龄还小,在处理与老师的关系方面缺乏经验,在学校和老师关系紧张,他们不敢告诉家人,往往采取旷课、逃学的方式,回避师生矛盾,求得心理解脱。
(4)因同学关系紧张而旷课、逃学。
同学关系是中小学生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对中小学生来讲,良好的同学关系可以增强他们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不良的同学关系可以破坏他们的亲和力与凝聚力,特别是人缘不好的学生在班级容易受到冷落,人缘紧张的学生感觉不到班级的温暖,缺乏归属感,有些学生为了解人际关系的压力就会采取旷课、逃学行为。
(5)因受他人的教唆而旷课、逃学。
在旷课、逃学的中小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受到了他人的教唆、引诱。这里所说的“他人”,既包括了校内有旷课、逃学行为的人,也包括了社会上的闲散人员,他们“榜样”示范、言行教唆、物质引诱甚至威胁恐吓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使孩子也走上旷课、逃学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