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是孩子在上学期间不得不面对的一件事,考试是反映孩子学习情况的一种重要途径,然而生活中很多孩子遇到考试就紧张,甚至焦虑到失眠发抖,根本无法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找到背后的原因,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
孩子考试焦虑心理疏导
了解孩子的情绪状态
除了为孩子打点好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保证孩子的饮食营养与健康,你还可以留心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有没有反复无常、经常表现出烦躁?是否有食欲不振或失眠的现象?会不会向你吐露心声,说出自己的不安?
帮助孩子对抗焦虑
可以将自己对抗焦虑的办法教给孩子,并协助孩子走出焦虑的困扰。帮助孩子做深呼吸、识别并承认孩子的情绪、与孩子分享有关焦虑的知识……这些方法都可以成为你们与焦虑对抗的坚强后盾。
创造一个支持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状态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考前,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将自己的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用乐观的语言和态度来鼓励孩子,比如“你已经准备得很好了,相信自己!”这样的言语能够有效减轻孩子的压力。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合理的学习计划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能有效减轻考前焦虑。将复习内容分成小块,制定每日学习目标,避免临近考试的“突击复习”,从而减轻学习压力。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复习时间表,确保每个科目的复习时间都得到合理安排,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到更加从容。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鼓励是帮助孩子克服考试恐惧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强调努力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让孩子明白只要尽力了,就没有失败。同时,我们可以设立一些小目标,每当孩子达成一个目标时,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考试焦虑产生的3大原因
1.父母的过度关注
成绩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作为父母,要做到完全不关注孩子的成绩,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但一旦父母对于孩子的成绩产生了过度的关注,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往往会产生更多额外的压力。
2.过高的外部奖惩机制
很多家长为了鼓励孩子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可能会设置一些很有价值的礼物来增加孩子学习的动力,或者采用严厉的惩罚制度来规范孩子的行为。
事实上,过高的奖励与惩罚一样,都同样会引发孩子的焦虑,害怕失去奖励可能甚至会高于害怕惩罚本身,反而起到反效果。
3.消极的同辈评价
学生时期是每个人自我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在校园生活里,家长是不在场的,因此往往也无法意识到孩子的人际关系对他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
人际关系里蕴含着一个人的镜像自我,往往也是孩子不自信的重要来源,从而也会影响到自己在应对考试时的情绪。
一到考试就紧张,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应对考试
引导孩子理解考试的意义。考试并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但它确实是一个检测自己学习效果的有效工具。家长应该帮助孩子认识到考试的重要性,让孩子明白考试是对自己学习的检测,也是对自己前期付出的验收。
科学帮助孩子复习备考。在考试前,家长可以结合老师布置的作业,帮助孩子进行备考。家长无需再另外找题目给孩子做,不要让孩子感到太过疲惫,不要让孩子对考试产生厌恶情绪,家长可以通过朗读文章、举出相关例子等方式,帮助孩子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
积极处理孩子的考试结果。考试后,无论结果如何,家长都应该正确处理。如果考试结果不理想,家长应首先处理的是自己和孩子的情绪,以温暖的语言鼓励孩子,不要因为一次考试成绩而否定孩子。
设定合理的期望目标。鼓励孩子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目标,保持目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避免因无法达到过高的期望目标而产生挫败感。
教授应对技巧。教授孩子一些简单的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正念等,帮助他们在感到紧张或焦虑时迅速恢复平静。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练习,使之成为家庭日常的一部分,增强亲子关系的同时,也让孩子掌握有效的自我调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