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有一些孩子觉得自己不是上学的料,不愿意去上学,家长们听到后,火冒三丈,觉得孩子不务正业,荒废时光。其实,孩子出现这种想法的原因可能是孩子产生了厌学情绪,或在学校遇到了一些困难,家长要及时了解背后的原因,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孩子不愿去学校怎么办
接纳了解孩子的厌学情绪。当孩子有厌学情绪的时候,父母先要学习控制自己的脾气,只有控制住自己的脾气之后,才能够让孩子乖乖听自己的话。父母要明白,孩子之所以厌学肯定是有原因的。
跟孩子一起找出原因,协商解决办法。当你听到孩子主动谈及某个话题时,不妨把谈话的主动权交给他,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不想上学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学习压力大,有的是因为人际关系不好,只有找准了源头,爸妈才能“对症下药”,跟孩子协商解决办法。
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在孩子叛逆期不上学的时候,家长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被家长所认可的。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表扬和鼓励的方式,让孩子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愿意去上学。
给予方法指导。很多孩子非常渴望学好,但却缺乏正确的方法,久而久之他们的成绩大幅下降,对学习产生了习得性无助。有些孩子和同学、老师相处中有障碍,成了孤家寡人,从而逃避上学。家长要对孩子学习方法、人际交往技巧进行指导,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学校环境。
培养孩子学习的自信心。鼓励孩子参加各种学习竞赛,诗歌朗诵、琴棋书画、手工制作、体育竞技等,都可使孩子一展身手。在培养孩子爱好的同时,把活动的成功感和愉悦感转移到课业学习中来,有利于良好学习动机的形成。
提升孩子自我价值感。很多孩子产生厌学的心理,是因为觉得自己根本不是学习这块料,在学习上面很难有自我满足感,这时家长就要提升孩子的自我认同感,首先家长可以帮助孩子确立学习的小目标,然后不断鼓励孩子完成这些小目标,这样孩子就会知道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劲。
孩子学习积极性不高,家长怎么引导
让孩子明白学习的意义。很多孩子不愿意主动学习,是因为学习动机不明确,甚至有的孩子只学习老师教的那一部分,当父母发现孩子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时,可以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告诉孩子如果没有主动学习的精神,将来又怎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呢?当孩子明白学习的意义后,就有可能改变学习态度,主动学习。
把学习的主权交给孩子。父母要学会“权利下放”,即把学习的主权交给孩子,比如让他自己选择学习的科目、自己选择学习方式、自己制定学习计划等,父母只需要监督就行,这样监督也是宽松的那种方式。当孩子意识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时,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调动了。
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习惯。在孩子小时候,就要培养他的学习习惯,如放学回家休息了一会后,父母可以用温和的语气提醒,“你有作业吗?”“今天老师讲的新课你听懂了吗?”等等。
设定奖励机制。设立小奖励来激励孩子完成学习任务,鼓励他们取得进步。奖励可以是一些小礼物、特殊活动或夸奖。
创造有趣的学习体验。让学习变得有趣和有意义,使用互动的学习方式,如游戏、实验、角色扮演等,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激发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并在学习过程中引导他们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孩子学习不积极,多是以下原因造成的,家长一定要知道
第一,孩子学习基础差,学习吃力跟不上。若是基础差,孩子听课是很困难的。就像是生活中我们要去办一件我们用尽力气也办不到的事,自然就失去了兴趣。针对这一点,可以耐心问问孩子,找出问题,和孩子一起面对解决。
第二,得不到老师的认可。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自己努力了,总是想得到别人认可的。而孩子在班级若不优秀,表现突出,受到老师重视,表扬的概率是很低的。时间久了,孩孑对积极学习就失去了兴趣。针对这一点,家长可以私下背着孩子找老师谈谈,家长老师联手培养孩子的自信。
第三,家长要求过高,孩子压力过大。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更何况望子成龙成凤的父母对孩子学习的要求,那绝对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孩子刚有点进步,家长又隐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孩子会感觉很累,时间久了,看不到自己努力的尽头,渐渐失去动力。针对这点,家长应对孩子的努力给予及时的肯定。然后做好孩子的后勤工作,其余的交给孩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