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中各种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因而,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
京剧是四大行当还是五大行当
是五大行当,京剧行当指的是京剧中的角色,划分由来已久,大约在七八百年以前,元杂剧的时代,就划分出来很多行当。这些行当的名词叫作角色,大致分成末、旦、冲末,旦又分为正旦、外旦、搽旦,净又分为净。
京剧的萌芽期
清代初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满汉文化交流加深,让当时的人们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而当时京城昆曲已经式微,京腔开始流行,但还不足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乾隆四十五年秦腔艺人魏长生由川进京。他相貌堂堂、唱腔圆润、功夫细腻,演出的秦腔曲目《滚楼》在京城引起轰动,所在的双庆班被誉为“京都第一”。
自此,京腔行业进入寒冬,纷纷转行加入秦腔班谋生。但是魏长生表演追求生活化与平民化,女性特色演绎深刻,以至于有时表演流于色相。
于是乾隆五十年,清廷以魏长生的表演有伤风化为名,将秦腔禁演并将魏长生逐出京城。但秦腔打破了原有戏曲固定老套的格局,形成了自由灵活、注重感染力与生活化的音乐风格。
乾隆五十五年,对南方戏曲感兴趣的乾隆皇帝调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徽戏班社晋京演出,来庆祝自己的八十大寿。史称“四大徽班晋京”。他们落脚京城大栅栏,学习吸收京腔、秦腔等地方戏,也从昆曲中汲取营养,使徽调艺术适应北京观众审美趣味与需求。
经过多年的努力,徽剧班社艺术成熟,声势日盛。“四大徽班”的演出剧目、表演风格各有其长,故有“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之誉。“四大徽班”除演唱徽调外,昆腔、吹腔、四平调、梆子腔亦用,可谓诸腔并奏。
在表演艺术上取诸家剧种之长融入徽戏,兼之演出阵容齐整,演出剧目丰富,颇受京城观众欢迎。秦腔艺人加入徽班,让徽调融入了秦腔的演唱表演精华和剧本内容,形成了徽、秦融合的局面,为徽戏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京剧人物化妆为哪几种
1、俊扮和勾脸。俊扮又称素面,主要用于生、旦行当的面部化妆;勾脸,主要是对净、丑而言,需要按谱式进行面部化妆,统称为脸谱。
2、京剧演出各行当的发饰有很多种,如甩发、发髻、蓬头、飞鬓、孩儿发、旦行的发式等。“俊扮”的基本用色是红色、肉色、黑色。肉色作为底色,红色用来敷腮和双唇,黑色用来描眉及勾勒眼圈。
青年男女人物的底色较淡,红色较浓,以突出中年人的稳重端庄;老年男女人物基本不着红色,以表现其衰老的面色;儿童角色两眉之间点一个或两个圆点,表现儿童的天真烂漫和幼稚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