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是我国传统的乐器之一,代表着我国丰富的文化内涵。古琴的音色圆润低沉、连绵不绝、优美动听,能带给人身心舒畅、宁静致远的感觉。古琴历史悠久,具体的起源时间很难查证,大约是在西周至春秋时期阶段,在著名的作品《诗经》中便有古琴的记载。
古琴的由来和历史
古琴的确切起源,现今已无从查证,根据《尚书》、《乐记》、《诗经》等文献记载,琴的出现至少已经有3000年了,这已然奠定了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如果追溯古籍,我们可知有很多传说也和古琴有关,比如,伏羲作琴、神农作琴、黄帝造琴等,如果传说真的属实,那么古琴的历史将向前推进至5000年前。
古琴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之一。最早的形态出现在商代晚期的楚地,古琴的音域较窄,音色幽雅,传统演奏方式往往更注重表现音乐的意境和情感,被誉为“雅乐之器”。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说道:“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根据现有的图像以及文献资料,琴最迟在汉末时就已经大致定型为后世通用的形制。
唐代制造的琴传存至今与宋元明清时造的琴仅有造型艺术风格上的区别和音色追求的区别。早在孔子的春秋时代,琴就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数千年来琴与文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东汉文学家蔡邕、三国时期的思想家和音乐家嵇康、北宋文学家苏轼等都以擅长弹琴著称。
在历史上,古琴曾经是文人士大夫居家调剂心情、聚会取乐的一种娱乐方式,同时也是历代诗、词、赋、文化碑、画、茶道、书法和插花等多种文化艺术活动的伴奏和配合。
古琴的文化传承
在古代,古琴被称之为“君子之器”,象征着正德,更有“文人琴”的说法,因此古代文人喜爱古琴与琴不可分,就是因为看重古琴所代表的德行与操守,所以才有“君子之侧,必左琴右书”之说。
古琴始于先秦时期直至现代社会,古琴与文人都有着难以分割不解之缘,古琴熏陶文人士子,一代代的传承和发展,文人又通过古琴乐理来抒发情怀和丰富精神内涵,古琴与文人的相互紧密联系,共同促进了历史文化的繁荣发展。
古琴韵在清微淡远,聆于清雅,平于清和,音色不急不缓,不喜不悲,琴音不为悦他,只为悦己,这正是我国古代文人一直秉承的“中庸之道”。一把好琴正如一位好友,彼此相知相诉,借以古琴抒发文人“我是人间惆怅客,一腔心事谁人知”对人生的感叹和内心深处“不可语焉”的孤独情愫。
古琴早已深入儒家思想文化体系,又有着独特的哲学寓意,在历史长河中积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文人便是这底蕴的载体,把这历久弥香的古琴文化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古琴琴歌和诗词演变的关系
顾名思义,琴歌即抚琴而歌,一般以琴和瑟来伴奏,也称之为“弦歌”。西汉时司马迁曾说:“三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琴歌主要以诗为主,按照诗的内容进行谱曲弹唱,辅以诗意或委婉或清和或激昂,歌唱出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怀。这种自弹自唱的形式颇受文人追捧与效仿,由此衍生出大量不同体裁的作品,也诞生许多的诗人。
这在“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的历史朝代中,琴歌既能淋漓尽致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也能以高雅的姿态服务于当时的统治阶级。自古以来,历代文人善于以诗词寄托情怀,比如流传至今的古琴曲《阳关三叠》就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而作的琴歌,深受古今中外古琴爱好者的喜爱与传诵。
琴歌虽好,琴词却难写,自古以来多为诗人做诗词,经过乐师拿来裁剪后才能进行演奏,这也在《文心雕龙乐府》中得以知晓:“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声来被辞,辞繁难节。故陈思称李延年闲于增损古辞,多者则宜减之,明贵约也。”因此诗变成歌,也要遵循古琴音乐发展的规律,最终才能呈现出寓教于乐的成品。
在唐代,乐器形式渐渐增多,为了适应古琴音乐的需要,诗的形式上升演变为绝句,谱曲演唱更为朗朗上口,为众多文人士子争相效仿传诵,有句为证:“苏李诗出,画以五言,而唐时优伶所歌则七言绝句,其余皆不入乐。”
而到了宋代,古琴音乐体裁又由绝句演变成为词,当时古琴音乐表现为“倚声填词”,许多琴曲题名通常是《菩萨蛮》,《蝶恋花》,《浣溪沙》等音乐的调名。古琴音乐在此时期的演绎变化深刻的表明,当弦歌的音乐形式和功能日趋成熟时,便顺其自然的推动了诗体从古诗—乐府—绝句—词的演变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