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名人  > 宋元名人 > 西楼曾巩表达了什么情感

西楼曾巩表达了什么情感

2024-01-08 14:25 383

《西楼》是曾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主要内容是写他在海边的高楼上欣赏暴风雨的状况。作为一首写景抒情诗,它精深,工密,颇有风致。倘若把它置于宋诗之中,也称得上一首上乘之作。

西楼曾巩表达了什么情感

该诗运用连天的海浪、呼啸的北风、阵真雷声等意象,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曾巩的诗作《西楼》赏析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几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这是曾巩熙宁十年至元丰元年(1077—1078)任福州知州时写的 一首七绝。“西楼” 疑即曾巩官邸。

曾巩一贯关心百姓疾苦。他在福州任上正遇久晴不雨,为减轻旱灾带给人民的痛苦,他除了积极救灾济民,还曾夜出城南祷雨,有祷雨诗曰: “海天重迭四山云,半出星辰亦半昏。

上得篮舆是中夜,雨街灯照九重门。” 当时曾巩已年届花甲,尚能不辞辛劳,中夜而归,其精神是可嘉的。此诗写他登楼观雨,表现雨前海天之景和他盼雨之情。

“海浪如云”两句,以海浪、雨云、北风、雷声示雨意,写雨前海天之景。玩味“去却回”三字,可知雨云曾几度聚散,海浪亦曾起而复平,平而又起; 诗人的思想感情也已经历了几度希望与失望。

现在阵阵北风带来雨意,天边又传来了几声雷鸣,大雨可能即将来临了,他那几经失望的情绪又陡然高涨起来。三、四句“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写诗人启窗迎雨。

诗人喜冲冲地把红楼四面遮挡炎阳的竹帘一一挂起,一任北风吹走室内的闷热,迎来阵阵清凉。他静静地躺下,纵目远眺千山万壑的雨势,期待着瞬间即到的甘霖。

这时,他身上的闷热与心头积久的烦忧,不觉已消失得一干二净,而雨后山青地绿,万禾舒伸,百姓喜庆丰收的图景,则在脑际翩翩浮现,把他带入甜蜜、馨香的世界。

这首诗明写雨前之景,暗抒祈雨之情,二者融为 一体。诗人用“回”、“雷”、“来” 三个韵字,清晰地显示了雨起的过程。

全诗从写海浪、雨云的变化而发展到主人公挂帘引风、卧楼看雨,处处扣着“雨来”之意。运笔朴实自然,脉络清晰连贯,写景生动逼真。尤其是结句,情感强烈,气势酣畅,境界壮阔,使人如身临其境,与诗人一道喜看千山急雨。

《西楼》的创作背景

《西楼》出自《元丰类稿》为宋代著名文士曾巩的文集,共五十卷。此五十卷外本尚有《续稿》四十卷和《外集》十卷,但宋室南渡后,《续稿》《外集》皆不传,故今仅存此五十卷本。因成书于宋神宗元丰年间(公元1078年-1086年),故名。

曾巩怎么读

很多人不知道曾巩怎么读,其实“曾”“巩”的读音都是后鼻音——曾(zēng)巩(gǒng)。曾姓是我国传统的汉族姓氏,他起初发源于山东省临沂市。如今湖南是曾姓的第一大省。巩字的本义是用皮革捆东西的意思。

曾巩出生于饱学之家,祖父曾经做过尚书户部郎中,父亲是太常博士。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拔,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十二岁时,曾巩尝试写《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

18岁时他跟随父亲来到京城,与王安石结成挚友,并拜欧阳修之为师。到了二十岁,名声已传遍四方。后来,曾巩更是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和苏辙并成为“唐宋八大家”,文学成就斐然。

上一篇:咏柳曾巩原文及翻译 上一篇:天净沙秋白朴表达的情感

相关阅读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