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名人  > 隋唐名人 > 王之涣登鹳雀楼原文

王之涣登鹳雀楼原文

2023-11-22 14:53 650

“百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首熟悉的诗句来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王之涣是我国唐朝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他因偶然机会登上鹳雀楼后,被美丽景色所感染,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诗篇。

王之涣登鹳雀楼原文

《登鹳雀楼》

王之涣〔唐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站在高楼上,只见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王之涣登鹳雀楼创作背景

《登鹳雀楼》是唐代文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登上鹳雀楼的景象和感受。鹳雀楼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城东,是一座古建筑遗址,始建于北魏时期,但在王之涣的时代已经荒废。这首诗通过描写鹳雀楼的高大、悠远和荒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辉煌时代的回忆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背景中,鹳雀楼被描绘为一座高耸入云的建筑,看起来非常雄伟壮观。它因其高度而与鹳鸟相媲美,远远望去,宛如鹳鸟在天空盘旋。楼的位置靠近山水之间,四周环境幽静宜人。

然而,鹳雀楼在王之涣的时代已经失去了过去的辉煌,一切都变得破败荒凉。诗中描绘了楼前的树木长势凋零,墙上的瓦片残缺不全,楼梯的台阶空荡荡,显现出岁月流转对鹳雀楼造成的毁坏。整首诗通过楼的景象,表达了时光流转、辉煌逝去、荒凉残败的主题。

王之涣在第几层楼写的登鹳雀楼

据《梦溪笔谈》记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又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悟,所以历来解诗者大都认定诗中所写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之景是诗人“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

但切合诗意的理解应是,诗人所写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之景并不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是登临鹳雀楼的最高层,亦即第三层楼所见。

也正因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登临鹳雀楼顶层的“穷尽千里目”之观,是登临一、二层楼所难以见到的至远至大至壮至美之景,诗人才可能在鹳雀楼的顶楼领略了如此远大壮美之景后,反思自己登临一楼二楼的观景过程,遂自然而然地生出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人生感悟。

要想穷尽千里目,看到极远极大的壮美之景,就要登临最高处,登高方能望远;对鹳雀楼而言,就是要登到最高的第三层楼,而不要仅仅登上一、二层楼就停步不前,徒留下看不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壮美之景而“未穷千里目”的遗憾。

而历代读者之所以激赏这首诗,之所以能千万遍地吟哦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而深深地陶醉其中,深深地叹为观止,除了深受其“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人生哲理的启迪外,更在于诗人以虚实相生的如画笔墨,写尽写绝了“穷尽千里目”至美至壮之景。

上一篇:孟浩然被称为什么诗人 上一篇:关于孟浩然的故事

相关阅读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