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是盛唐时期著名的白塞诗人之一,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一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彰显大气磅礴、意境开阔之感。王之涣诗歌散失严重,流传于世的诗仅有六首,但每首都是绝世之佳作。
王之涣关于黄河的诗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愿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赏析
此诗经“孤城”为中心而衬以辽阔雄奇的背景。首句“黄河直上”,有人认为很费解,故易“黄河”为“黄沙”。然而“黄沙直上”,天昏地暗,那能看见“白云”,其实,“黄河直上”并不难理解。
李白与王之涣都写过沿黄河西望的景色,不同点在于:李白的目光由远而近,故创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奇句;王之涣的目光自近及远,故展现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奇景。遥望西陲,黄河由东向西,无限延伸,直入白云,这是纵向描写。
在水天相接处突起“万仞山”,山天相连,这是竖向描写。就在这水天相接、山天相连处,“一片孤城”,隐约可见。这,就是此诗所展现的独特画面。
王之涣鹳雀楼的典故是什么
诗人王之涣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
写《登鹳雀楼》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但是,根据王之涣及其夫人的墓志铭,则王之涣系垂拱四年(688年)生人,后“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薄”。
在开元十年(722年)与夫人李氏成婚时仍在衡水主簿任上,且任职时间一直持续到开元十四年(726年)前后,此后才罢官悠游,而此时王之涣已经年近四十,经过十五年的悠游后约在天宝元年(742年)复补文安郡文安县尉,不久即去世,享年五十五岁。
学者李希泌推测,鹊雀楼在平阳府蒲州(今山西蒲县),与王之涣的老家绛州,同属晋南,故这首诗可能是王之涣在弃官回乡时所作,创作年代约在开元十五年至二十九年(727-741年)。
王之涣高适等三人的典故
话说当年,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和高适三人都是厉害的角色。三人间,谁也不服谁。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空中飘着微微的雪花。这三人又聚在一起喝酒。忽然,有十多个唱词的女子登楼会宴。
眼看这些女子准备唱词了,王昌龄和其他两个说,“我们三个都有诗名,不分高下。要不今天比一下?看看这些女子唱谁的诗比较多,谁多谁就是老大可以吗?”王之涣和高适也觉得行,就答应了。
好戏开场。女子们开始唱了。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听完后,呵呵一笑。这是他的诗。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
这时轮到高适笑了,这是他的诗。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听罢,王昌龄说道,“绝句两首了”。
这个时候,王之涣坐不下了。不耐烦地说道,“刚刚这些人都是俗人,不懂欣赏。要是她等一下唱的不是我的诗,我就彻底服了你们两个”,说着,王之涣指向站在中间那位最漂亮的女子。
王昌龄和高适只得呵呵一笑。
过了一会儿,那位漂亮女子开始唱了,"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开始乐了,调侃其他两位,“你们两个乡巴佬,怎么样?这下服了吧?”
说到王之涣,这确实是一位牛气哄哄的诗人。如今,他只流传下来6首诗,但每篇都是精品。特别是上面那首《凉州词》和《登鹳雀楼》最为知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特别是最后两句,激励了千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不夸张地说,仅仅凭借着两首诗,王之涣就足以雄视千古诗坛!
王昌龄、王之涣、高适都是边塞诗人,历来都会被拿来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