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等,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历史上关于商鞅的记载最有名的便是商鞅变法,他在秦国实施变法,使秦国的势力不断壮大,为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商鞅是哪个国家的没落贵族
商鞅是卫国人,卫国国君的后代。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法家代表人物。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领秦军收复了河西。
商鞅为何从魏国到秦国
其一是形势所迫。卫鞅原本是在魏国的相国公叔痤的府上做中庶子。其实卫鞅也是打算在魏国干一番大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将变法进行到底,并且他的才能也得到了公叔痤的的认可,甚至公叔痤也为他的思想感到震撼。
在公叔痤重病时,魏王到府上探望,发问:若相国病危,何人能当此大任。公叔痤向魏王推荐了卫鞅,但是魏王觉得他就是府上的一个中庶子,何以当此重任,对他并不信任。于是公叔痤补充说,魏王若不用此人,就将其杀死,免得日后成为后患。卫鞅得知魏王要追杀自己,出逃魏国已别无选择。
其二是机会使然。秦国当时国力贫弱,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秦国是最合适的选择。首先魏国与秦国接壤,从魏国逃亡秦国把握大些;其次秦国虽然贫弱,但是根基深厚,老秦人有一股潜力;再次是其他国家都已经有过变法,自己的母国又太过于渺小,没有自己施展的舞台,而此时的秦国整想图强壮大。
其三是明君雄主求贤若渴。秦孝公嬴渠梁刚刚上位,秦国一片狼藉,秦公欲思变图强,苦于没有门路,于是发布求贤令,广招天下英才前往秦国共谋大业。卫鞅这正是看中了秦孝公图强壮大的决心,且又是圣主明君,去秦国一定会得到重用,也将施展自己此生才华,实现变法图强,帮助秦孝公嬴渠梁壮大秦国,重振往日雄风。
其四是处于自己的私心。魏国与秦国存有仇怨,此时魏国还霸占秦国五百多里的河西之地,到秦国还可以报昔日魏王的追杀之仇,一雪魏王不识、不用之耻,帮助秦国夺回河西之地。
商鞅的老师是谁
商鞅有记载的唯一老师是尸子。此人名叫尸佼,是一个非常神秘而又有思想的人物,跟鬼谷子差不多。大家都知道他很厉害,诸子百家之一,精通道家和刑名之学,但却不知道他具体做了些什么事。
根据司马迁和刘向等人留下的点滴记载,大约可以知道,尸子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在魏国时时曾为商鞅的老师,但又像是亦师亦友的人物。
因为他好像参与了商鞅入秦和后来的商鞅变法,而且商鞅的所有决策都要同他商议。但他却始终躲在幕后,并没有在秦国史料中发现他的蛛丝马迹。后来商鞅被杀,尸子担心被牵连,逃入蜀地或楚国,所以史记称“楚有尸子”。
他的思想在一本名叫《尸子》的著作中。但是很不幸的是,大部分已经遗失,难以窥见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