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名人  > 明清名人 > 吴敬梓是哪本名著的作者

吴敬梓是哪本名著的作者

2023-11-07 14:00 320

在我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的瑰宝,这些都是我们的精神财富,是任何西方文化都无法比拟的。其中有一部小说《儒林外史》,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到今天都很有阅读价值。

吴敬梓是哪本名著的作者

吴敬梓名著《儒林外史》的作者。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现以抄本传世,初刻于嘉庆八年(1803年)。

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

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

《儒林外史》代表着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吴敬梓(1701年—1754年),清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

关于吴敬梓资料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人。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幼即颖异,善记诵。

稍长,补官学弟子员。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不赴(参加了学院,抚院及督院三级地方考试,因病未延试)。

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贤祠于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资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贫。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后卒于客中。

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吴敬梓的人生经历可以分为几段

一、出生于豪门官宦家族

公元1701年,吴敬梓出生于安徽省全椒县的一个豪门官宦家族。全椒的吴氏不仅仅是当地的第一豪门,就是放在当时整个安徽省来说,名气也是非常响亮的。

二、科举之路异常艰辛

吴敬梓出生于这样的一个豪门大族,从小就过继给了吴霖起,自此成为家里的长子长孙,备受家人关注。根据《安徽通志稿·吴敬梓传》记载:“敬梓生颖异,读书过目辄背诵;稍长,补学官弟子员。”

也就是说吴敬梓从小就聪颖过人,读书更是看过之后就能背诵,如同神童一般。公元1705年,年仅5岁时就入私塾读书,14岁时开始跟随父亲吴霖起学习,18岁时吴敬梓就顺利考取了秀才。

在考取秀才的过程中,吴敬梓可谓是一帆风顺,凭借他的才学,似乎之后的科举之路也会非常平坦,然而,命运却在处处与这位才子开玩笑。公元1723年,23岁的吴敬梓第一次赴安庆参加乡试,满怀信心的他高兴而去,却铩羽而归。公元1726年,再次赴安庆参加乡试,结果还是失败而归。

三、大肆挥霍巨额家产

公元1723年,父亲吴霖起逝世,在承受着父亲逝世的巨大悲痛过程中,加上之前乡试的失败的满腔不满,吴敬梓开始挥霍家族遗产。因为既不从事生产,又不做官的缘故,吴敬梓只能依靠父亲的遗产来维持奢华的文人生。

四、穷困潦倒度余生

根据《全椒县志·吴敬梓传》记载:“素不习治生,年四十而产尽”。公元1740年前后,吴敬梓所继承的巨额家族遗产早已花的一干二净,再加上自己既不从事生产,又没做官,所以没有收入来源的吴家过得还是挺艰难的。

在生活艰难的时候,吴敬梓经常把自己的底藏书拿出去卖,换些钱来买米买酒。但他毕竟也是文人,官宦子弟,所交的朋友之中除了一批无功名的文人雅士,还有一批举人、进士出身的在任官吏。这些朋友中,就有很多人经常资助吴家的生活。也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公元1749年前后,吴敬梓完成了其著作《儒林外史》。

上一篇:徐霞客的故事 上一篇:仓央嘉措是什么人

相关阅读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