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是宋代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婉约派的重要代表人,被称为婉约派一代词宗。秦观位列苏门四学士之一,他在宋代文坛上地位极高,且有很大的影响。秦观的代表作有《鹊桥仙》、《青玉案·元夕》等。
秦观的代表作
从历史资料来看,秦观的十首代表作包括:
《青玉案·元夕》、《满庭芳·春景》、《浪淘沙·北戴河》、《钗头凤·世情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声声慢·寻寻觅觅》、《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鹊桥仙·纤云弄巧》、《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和《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这十首诗词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各具特色,展现了秦观卓越的文学才华。从现实情况来看,秦观的这十首代表作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无论是在学校教育中,还是在社会各界,这十首诗词都被作为经典作品进行传颂。许多人通过阅读和欣赏这些诗词,感受到了秦观的才情和情感,从而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秦观的个人资料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邗沟居士,高邮军武宁乡左厢里(今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少游村)人。妻子为徐文美。北宋婉约派词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学者称为淮海居士。
元丰八年,考中进士,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成为苏轼的弟子,列为“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之一。作为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一生仕途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
长于议论,文丽思深,兼有诗、词、文赋和书法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尤以婉约之词驰名于世。著作有《淮海词》三卷100多首,宋诗十四卷430多首,散文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著有《淮海集》40卷、《劝善录》、《逆旅集》等。
元符三年(1100年),复命为宣德郎,放还横州,卒于藤州(今广西藤县)。
秦观的策论有什么特点
秦少游的策论立论高远、说理透彻、章法严谨、文笔犀利,有一种特有的艺术张力,“辞华而气古,事备而意高”。
1.紧扣现实,不尚空谈
秦少游的策论共有50篇,其中进策30篇,进论20篇。认真分析这些策论的内容就可以发现,这些文章大都能紧扣当时的社会现实,较少作书生之空谈。
这一方面与当时制科之文的要求有关,一方面也与其业师苏东坡的鼓励与点拨有关。苏东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创作的成就颇高,他的鼓励与点拨当然是经验之谈。
2.引古证今,说理透彻
策论是古代的一种特有文体,相当于现代的政论文,是臣向君提出的有关国事、朝政的意见和建议。它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帝王,因而在写作上不能长篇大论地泛泛而谈,篇幅要短,立论要明,论据要足,说理要透。
既要注意一事一议、深入浅出,更要注意言而有理,言而有据,言而有序。统观秦少游所写的策论,基本上达到了以上几点要求,特别在引古证今、说理透彻方面更是无懈可击。
3.结构严密、章法井然
熙宁四年,宋神宗采纳王安石的建议,改革科举法,“罢诗赋及明经诸科,专以经义、论策试士”。为了应举,秦少游在策论的写作上下了不少功夫,他对策论写作的重视甚至超过诗词赋。
他曾说“作赋何用好文章,只以智巧饤饾为偶俪而已。若论为文,非可同日语也。”正因为如此,秦少游的策论无论长短都非常注意谋篇布局,注意结构和章法的变化。
4.铺陈排比,气足神完
先秦诸子百家的散文和后来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大都讲究运用“整句”铺陈排比,让人读起来感到有一股气势扑面而来,很有震撼力。
秦少游在饱读大量经典散文的过程中,对散文中如何运用铺陈排比心领神会,加之他青少年时也写过《浮山堰赋》、《黄楼赋》、《汤泉赋》、《郭子仪单骑见虏赋》、《和渊明归去来辞》等作品。
特别是为纪念苏东坡在徐州抗洪成功所写的《黄楼赋》就很得苏东坡的赏识,认为这篇赋“雄辞杂今古,中有屈宋姿”。他把赋中运用得驾轻就熟的铺陈排比又运用到策论中来,就使文章更加气足神完。
综上所述,秦观的策论风格完全可以用“辞华而气古,事备而意高”来一言以概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