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富春山居图》,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历代收藏家都把这幅画视为稀世之珍,相竞收藏。由于各种原因《富春山居图》曾被烧成两截,剩下前后两段。
黄公望的艺术与人生
黄公望的作品,黄公望的作品为什么成为元代四大家之一,成为杰出的山水画的代表,应该有以下四个原因:
其一:作者很熟练地掌握了山水画的语言。我们可以从其随意运用中的笔墨中看出来。
其二:在这幅作品中,所描绘的山、水、树等都极神似。后《富春山居图》纵33厘米,横636.9厘米。图绘富春江两岸秋初的景色。开卷描绘坡岸水色,远山隐约,接着是连绵起伏,群峰争奇的山峦,再下是茫茫江水,天水一色,最后则高峰突起,远岫渺茫。山间丛林茂密,点缀村舍、茅亭,水中则有渔舟垂钓。
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层次分明,大片的空白,乃是长卷画的构成特色。笔墨上已显然取法董源、巨然,但更为简约利落。山石的勾、皴,用笔顿挫转折,随意而似天成。将近20厘米的长披麻皴,枯湿浑成,功力深厚,洒脱而极富灵气,洋溢着平淡天真的神韵。
全图用墨淡雅,仅在山石上普染一层极淡墨色,并用稍深墨色染出远山及江边沙渍、波影,只有点苔、点叶时用上浓墨。
其三:这幅极具神似的山水画打动我们。
其四:这幅洒脱极富灵气,洋溢着平淡天真的神韵风格给我们无尽的可意会但道不明的意味。
黄公望曾做过小吏,因受累入狱,出狱后隐居江湖,入道教全真派。工书法,善诗词、散曲,颇有成就,50岁后始画山水,师法赵孟頫、董源、巨然、荆浩、关仝、李成等,晚年大变其法,自成一家。
其画注重师法造化,常携带纸笔描绘虞山、三泖、九峰、富春江等地的自然胜景。
以书法中的草籀笔法入画,有水墨、浅绛两种面貌,笔墨简远逸迈,风格苍劲高旷,气势雄秀。
80岁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的故事
黄公望出生于1269年,是江苏常熟人。他本名陆坚,因为父母早早去世,他被温州籍老人黄乐收为义子。当时黄乐已90高龄,膝下无子,得了这么一个干儿子很高兴,感慨地说“黄公望子久矣。”从此陆坚改名黄公望。
黄家家境富裕,黄公望从小受到很好的教育,满腹诗书,可惜那时元朝还没有恢复科举制度,黄公望和一般汉族士人一样,失去了科举入仕的机会。
一直熬到45岁,黄公望才在浙西廉访司当了一名书吏。但官还没做几天,他的顶头上司就犯事被抓,黄公望也受到连累被抓入狱。
等他出狱时,已经年过50,这在古时候人均寿命较短的情况下,也快走到了人生尽头。但谁能想到,50岁的黄公望经此一劫,却咂摸出了人生的新境界,他脱离尘世袭扰,开始浪迹天涯,去开启一席从未有过的人生盛宴。
全真教道士,是黄公望游走天涯的身份;“大痴道人”是他的名号;占卜算卦,是他的谋生手段;而看山看水看风景,是他最大的享受。看多了,他就想画下来,但画艺不精,于是50岁的黄公望去向大画家王蒙求教,虽遭揶揄,但心性不改,潜心揣摩,终于悟得绘画之要。
此后,他又上路了,一路走来一路画,捕捉江河之灵动,体味群山之壮美,感悟人生之境界,画技也在自然灵动中不断提高。
他一走走了好多年。公元1347年,79岁的黄公望和师弟无用一起来到了浙江富阳,看着江面如练的富春江,他驻足不走了,任凭无用师弟百般劝说,他执意在富春江畔的一个小村子住了下来,无用只好独自云游去了。黄公望在此一住就是五年。
这五年里,每天天一亮,黄公望就出门沿江走上数十里,无畏寒暑,不惧风雨,想走就走,想停就停,把富春江及其两岸的秀丽山水一点一滴、一丝一毫地读懂入心。
80岁那年,黄公望开始正式画《富春山居图》,他整整画了四年,终于完成了这幅传世名画。他在这幅画中讲述了一条河流的一生,讲述了人生的悲喜故事,呈现出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的无穷意蕴。
这幅画耗尽了黄公望的心血,但当师弟无用回来寻他时,他竟轻飘飘地把这幅画送给了师弟。可能在他心中,最值得珍藏的不是这幅画本身,而是作画过程中的人生感悟和沉淀洗礼。
《富春山居图》原画画在六张纸上,六张纸接裱而成一副约七百公分的长卷。自黄公望的师弟无用成为第一位藏主后,这幅国宝级画作开始了它在人世间600多年的坎坷历程,被许多人珍藏过,称其为“画中兰亭”。
有贪婪之人甚至临死都要将其带走。清朝顺治年间,《富春山居图》被宜兴人吴洪裕收藏,吴洪裕临死之际,竟然让家人烧掉《富春山居图》给自己殉葬,焚毁时刻,多亏他的侄子从火中把画救出,但画中间已经烧出几个连珠洞,断为一大一小两段。
从此,《富春山居图》一分为二。前段被称为“剩山图”,现珍藏于浙江博物馆,后段被称为“无用师卷”,现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2011年6月,前后两段在台北故宫合璧展出。
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
传世画作有《富春山居图》《水阁清幽图》《天池石壁图》《九峰雪霁图》《富春大岭图》等。著有画论《写山水诀》。
黄公望(1269年9月12日—1354年11月10日),元代画家。自称浙江平阳人。陶宗仪《辍耕录》称其“本姓陆”,出继温州平阳黄氏为义子,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