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公元223年-262年,一作公元224年-263年),字叔夜,谯郡铚县(今安徽省亳州)人,魏晋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与魏晋名士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并称为“竹林七贤”。
嵇康是什么朝代的
1、魏晋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
2、嵇康出生于公元223年,年幼时,父亲嵇昭就去世了,由母亲孙氏和哥哥嵇喜等抚养长大。后娶曹魏宗室女为妻子,官任中散大夫,全家搬迁到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云台山一带),并在此隐居多年。
3、他为人简淡沉静,与朋友多能淡然处之,重在志趣契合而不在行迹密切,蔑视权贵,不追求仕途名利,曾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与司马氏族决裂,坚决拒绝做官,并为了保全山涛宣布与之绝交。
4、曹奂景元三年(262年),嵇康被宰相司马昭借口 “吕安事件”杀害,终年40岁。
5、嵇康长于音律、擅长书画,又在文学方面成就颇高,他精通多种文体,诗歌风格峻切而清丽雅润。
6、冯友兰曾以”天真烂漫,率性而行;思想清楚,逻辑性强;欣赏艺术,审美感高”几句评价嵇康。
嵇康的主要影响
1、文学成就
嵇康的文学创作,主要包括诗歌和文章。现存诗歌共计六十首,有四言三十首,六言十首,《代秋胡歌诗》七首,骚体一首,五言诗十二首,而诗歌创作中又以四言诗的成就最高,代表作品有《赠兄秀才入军》《四言诗》等。
嵇康的诗富有感染力,一方面在于诗中的意境动人,一方面在于诗歌中衬映、折射出嵇康洁身自好、卓英不群的人格。
嵇诗的风格,前人多概括为峻切而又清丽雅润。《文心雕龙·明诗》中评价道:“正始明道,诗杂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浅。唯嵇志清峻,阮旨遥深,故能标焉。”
2、音乐成就
嵇康通晓音律,时常抚琴作诗以自娱。著有《琴赋》和《声无哀乐论》两篇音乐理论作品。
嵇康作有《风入松》,他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古名曲被合称作“嵇氏四弄”,嵇氏四弄与东汉 “蔡氏五弄”合称“九弄”,是中国古代一组著名琴曲。相传《孤馆遇神》也是他的作品。
嵇康曾跟随人学习《广陵散》一曲,由于从未教授给旁人,临刑前嵇康在刑场最后弹奏一次后,《广陵散》便失传了。当时人无不对此感到遗憾惋惜。
唐代韩皋评价《广陵散》为:叔夜撰此,将贻后代之知音者,且避晋、魏之祸,所以托之神鬼也。
3、书画成就
嵇康擅长书法,工于草书。其墨迹“精光照人,气格凌云”,被列为草书妙品。后人称其书法“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又若众鸟时集,群乌乍散”,无书法作品传世。
嵇康善丹青,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其时有嵇康的《巢由洗耳图》《狮子击象图》传世,后已佚失。
嵇康的轶事典故
1、锻铁之趣
嵇康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拘,自在享受锻铁的乐趣。嵇康隐居竹林的家中有一棵柳树长得很繁茂,于是他环绕这棵树的周围挖成水沟,然后用提水工具把水提到沟中,形成一个小水塘,这样在树下锻铁就又凉爽、又取水方便了。
每年夏天,他就在树下乘凉打铁。《晋书·嵇康传》里曾提到,嵇康曾经不接受官禄,靠自己设法过比较简朴的生活,于是便和向秀一起在柳树下锻铁来养活自己。
打铁的行为是嵇康对当时追逐名利的社会风气的反抗,也是他精神特质的体现。
2、与仙同游
嵇康好服食,后文献多有记载他与仙人王烈的交往。相传王烈已有三百三十八岁的高龄,面容却仍像少年,学识也很渊博,嵇康很敬爱王烈,经常和他一起上山采药。
某日,王烈独自在太行山中行走,在一石穴中发现了奇特的青泥,便拾起一些揉制成药丸,而药丸须臾之间变成了石头。王烈觉得惊异,便带了一些药丸给嵇康,但再拿出来时药丸已经变成了青石。
二人于是一同前往山中寻找青泥,但产出青泥的石穴已经封闭。又过了数日,王烈在抱犊山中发现了一个石室,室内放着素书两卷,王烈不认识书上的字,便抄写下几行带给嵇康辨认。
嵇康碰巧认识这种文字,二人又一同去寻那两卷素书,但到山中时却再也找不到那间石室。后来王烈对弟子叹息道:“叔夜没有得道的机缘啊!”有书《神仙经》记载道,神山五百年开启一次,其中会流出青泥状的石髓,食用它可以获得长生。
从这一故事的广为流传也可以看出,嵇康的服食在当时十分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