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公元236年至公元290年),字安世,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之子,西晋开国皇帝,史称晋武帝。
司马炎是哪个朝代的
1、西晋开国皇帝。
2、司马炎最初靠着其父亲曹魏权臣司马昭入仕,随后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参与迎立常道乡公曹奂被封为中抚军、新昌乡侯。
3、曹魏咸熙元年(公元264年),司马昭受封晋公,司马炎被立为晋国世子。同年司马昭去世,司马炎继承其爵位与权势,掌控魏国朝政,并于咸熙二年(公元265年)接受曹奂禅让称帝,建立晋朝。
4、随后司马炎励精图治并平定少数民族叛乱,在施政上,司马炎提倡节俭并积极招揽人才,在经济上改革农业、推行限田以抑制土地兼并,同时亲自参与法律编纂工作,因此在司马炎的治下人民安居乐业,最终出现了“太康之治”的盛世景象。
5、执政后期司马炎开始逐渐怠政、宠信小人,并坚持将能力欠缺的长子司马衷立为太子,为晋朝内乱埋下隐患。晋太熙元年四月己酉日(公元290年5月16日),司马炎去世,葬于峻阳陵,享年五十五岁,谥号为武,庙号为世祖。
司马炎的经济
1、鼓励农业
司马炎即位后,采取了重农政策,起初延续了曹魏以来的屯田制度,下令军队进行屯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军队粮食自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司马炎还免除奴隶们的身份使其转变为屯田兵参与屯田,此举对发展社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社会的稳定屯田制便无法满足发展生产的需要。
于是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司马炎开始施行占田、课田法,将原先屯田制下受军部管理、收获粮食需上交屯田兵变为缴纳一定租赋后便能获得全部粮食的自耕农,此举提升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社会生产日渐繁荣。
2、推行限田
司马炎在吞并吴国后,颁布了限田政策,规定了从诸侯、王公、贵族官吏到普通百姓的拥有土地的最高数额及对应的赋税,同时对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进行减少税收的政策。
这些措施虽然未能彻底落实,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各地地方豪族侵占土地的行为,为稳定社会秩序、振兴农业起到了一定作用。
司马炎的人物趣闻
1、羊车望幸
司马炎的后宫中妃嫔很多,并且在吞并吴国之后将吴主孙皓的几千名妃子收入自己的后宫,以至于后宫的妃子数量达到近万人。
其中受到宠幸的妃子有很多,司马炎也难以选择到哪个妃子处,于是便坐着羊拉的车,任凭羊拉车行动,羊车停下时便就地休息。后宫中有些妃子为了获得司马炎的宠幸,便将竹叶插在门上,并在门前洒盐水以吸引司马炎的羊车,后世称之为“羊车望幸”。
2、参与斗富
太康年间太仆石崇与皇族王恺都极其富有,并在奢华方面相互攀比。司马炎也参与进来,因王恺是皇室亲族于是常常资助他财物以供其斗富。
司马炎曾经送给王恺一株华丽的珊瑚树,王恺便拿给石崇看,而石崇随手便用铁如意将其打碎,并命人将自己家中的珊瑚树都带来,让王恺从中选一个作为赔偿,而石崇的珊瑚树中许多都和司马炎送给王恺的一样华丽,有些甚至更高更艳丽,因此司马炎没能帮助王恺在斗富中占据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