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教育 >  生活 > 14岁的叛逆期女孩正确引导

14岁的叛逆期女孩正确引导

2024-05-27 11:35 425 生活

青春期的孩子难管教是大多数家长的共识,作为父母也不要盲目地把自己的期望值加到孩子身上,先要改变自己,影响并带动孩子平稳度过叛逆期,并回报给你一份大大的惊喜。

14岁的叛逆期女孩正确引导

孩子们到了14岁左右就进入了青春期,有了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有的甚至学习下滑,和父母争吵,叛逆这些就是孩子们在这一时期的现象,作为父母我们要有十分的耐心,和孩子们去沟通,心与心的交流,尽可能的去肯定孩子的优点,对家庭的担当,指出孩子的目标,和孩子一起渡过青春期。

多陪伴孩子及时纠正孩子叛逆现象。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从陪伴孩子过程中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及时阻止孩子的叛逆现象,对帮助孩子度过青春叛逆期会起到很好的监管作用。

父母要适当给孩子一些个人空间很多父母总是时刻管着孩子,对于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要过问,有时会让孩子喘不过气来,导致厌烦逃避的心理,父母们应该适当地给孩子一些个人空间,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其实,青春期出现逆反心理的孩子内心诉是需要被父母理解的。孩子想要的就是证明自己已经成长了,需要父母给予自己更大的自由空间。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同和理解,让希望父母能够在教育上方式上进行更合理的调整。

孩子在青春期为什么会产生叛逆

1、孩子们视角产生变化。他们开始在物理上平视家长。由十几年一直仰视着,慢慢长到有一天平视了,这个变化使孩子的心理也相应的产生变化不再敬畏,而是觉得自己长大了渴求与人平等。

2、孩子们的身体正在发育其间,精力充沛性能非常好。他们每天有用不完的劲儿,感觉有大把有兴趣的事情想去做,有这种感觉在身体里就会天然自信,身体的不断强壮,和心里自信的膨胀,他觉得以前对父母的不服,或以前同辈人对自己的不恭,都可以尝试对抗和取胜,有了思想就会出现行动,果然如期节节胜利,于是叛逆的习惯就成了常态。

孩子叛逆期,如何进行有效的软化呢

停止干预和控制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他们的性格和做法都会变得不一样,家长需要懂得放手。如果对青春期的孩子控制欲太强,对他们的行为干预过多,就容易发生严重的冲突,激发他们的逆反意识,也会让他们越来越不自信,做事畏首畏尾,还会对父母心生怨恨,想方设法与父母作对。

家长经常控制和干预孩子的想法和行为,就像在孩子的内心扎进一根硬刺,时刻让孩子感到压抑,直至想方设法逃离管束。

学会“闭嘴”

“面对青春期叛逆的孩子,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嘴闭上。”

唠叨、说教和指责,是青春期孩子最反感的事,他们通常觉得自己已经长大,如果父母依然把他们当成孩子训斥不停、唠叨不断,甚至逼着孩子承认错误,那么可能导致孩子身上的刺都竖起来,做出更加反叛的举动。因为家长的唠叨、说教、指责,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时间久了,他们就会出现一种症状叫“习得性无助”,表现出来就是摆烂、躺平、破罐子破摔。

面对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家长需要做的是控制情绪,说话点到为止,学会尊重理解孩子,想方设法让孩子身上的刺平顺下来,这样你说的话他才会听,才能听得进去。

当孩子有情绪时,学会用反映孩子的情感代替讲道理和评判

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反映情感,不仅可以用在处理亲子关系上,用在其他关系上也很有效。

比如,如果一个考试成绩很糟糕的高中生跟爸爸抱怨说“上学真是无聊透了”,一般情况下,爸爸一定会非常生气,特别想纠正孩子,再给他讲一大堆道理,这样带来的结果势必会引起父子之间的争论,到最后以吵架结束。

爸爸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反映孩子的情绪,“儿子,你对上学有很深的挫折感”。这里父亲没有先评判对错,而是直观地反映孩子的情感,这样就更容易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引导孩子说出心里话。等孩子说出心里话后,父亲在有针对性地剖析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就更容易获得孩子的理解。

督促自己发现孩子身上的亮点

作为青春期叛逆孩子的家长,不能总是将目光聚焦在孩子的不足和叛逆行为上,而应该每天提醒、督促自己去发现孩子身上的亮点,然后表达出来,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信任和认可,这样叛逆的孩子就会逐渐被软化,并且会逐渐变得自信、乐观、积极,从而顺利度过青春期。因为,一个人不一定喜欢自己欣赏的人,但一定喜欢欣赏并信任自己的人。

上一篇:叛逆期过了是什么迹象 上一篇:16岁的孩子心理有问题的表现

相关阅读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