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是一个消极的词汇,指的是一种不够积极的态度,就是不反抗、不作为也不努力的一种生活方式。面对家里孩子躺平的行为,家长要和孩子好好沟通,找到导致孩子躺平不努力的因素,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和孩子一起勇往直前。
高二的孩子在家躺平了怎么办
1.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也是建立关系的基础。我们要经常和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倾听他们的困难和烦恼,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不要轻易打断、否定或批评他们。
我们要用开放式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和表达,用肯定式的语言鼓励和赞美他们,用共情式的态度理解和支持他们。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最亲密的朋友。
2.给孩子适当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自主性是指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判断做出决定和行动的能力。责任感是指能够对自己的决定和行动承担后果和义务的意识。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我们要给孩子一定的自主空间和选择权,让他们参与家庭事务或学校活动,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发展自己的爱好和技能。
同时,我们也要给孩子一定的规则和期望,让他们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去承担相应的结果。
3.给孩子适当的挑战和反馈
挑战是指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力,促进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的任务或活动。反馈是指能够帮助孩子评价自己的表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调整自己的目标和策略的信息或建议。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能力等特点,给他们合适的挑战,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可能性和乐趣。同时,我们也要及时地给孩子正向和负向的反馈,让他们知道自己做得好和不好的地方,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或改进方法。
4.给孩子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支持是指能够满足孩子的情感和物质需要,增强孩子的信心和安全感的关心或帮助。帮助是指能够解决孩子遇到的问题或困难,提高孩子的能力和水平的指导或协助。
家长要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和关怀。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不要过度地支持和帮助,让孩子失去自主性和责任感,或者依赖我们而不愿意自己尝试和解决问题。
高二的孩子在家躺平了怎么回事
1.内在需求未被满足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除了物质需求,也有心理、情感、精神等方面的需求。如果这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例如在家庭中缺乏关爱、理解和支持,可能会让孩子产生躺平的想法。
2.心理逃避压力和困难
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时,有些孩子可能会选择躺平作为一种心理逃避方式。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的挑战和责任相对较少,或者家长对他们的保护和溺爱过于严重,导致他们缺乏应对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自我认同和价值感的缺失
在成长过程中,自我认同和价值感的建立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如果孩子在家庭、学校或社会中无法得到肯定和认可,可能会产生自我怀疑和价值感的缺失,从而导致他们选择躺平放弃努力。
4.社交压力
在现代社会中,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孩子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社交压力。这种压力可能来自于同学、朋友、网络上的陌生人等,可能会导致孩子们产生躺平的想法,以避免面对这种压力。
5.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有些家长可能对孩子有过度或不合理的期望,导致孩子感到无法满足家长的期望,从而选择放弃。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会认为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无法达到家长的期望,从而产生躺平的想法。
面对甘愿躺平的孩子,家长可以做些什么
1.客观评价
既不打击贬低也不虚伪地赞美。不要用“笨”、“懒”、“没出息”、“自私”、“不懂事”之类的话语打击孩子,对孩子本身的打击和贬低会导致孩子自卑无助,真的觉得自己不好,不值得拥有成功。
同时也不要无意义的赞美,比如“你真聪明”、“你真棒”、“漂亮”、“运气好”、“听话”这样的赞美,无异于捧杀,暂时有效,但起不到好的引导作用。
2.批评的时候要注意方法
家长可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可以提出更好的建议,可以引导孩子自己思索,但不要抨击孩子的人格和人品。作为孩子,他的坏行为坏习惯背后,都是有合理的需求和合理的动机的。
3.引导孩子找到有价值的原因
当孩子面临挫折和困难时,把主要原因归结到那些通过自己努力和他人帮助能够改变的点上。如果这次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可以引导孩子找到主要原因,比如“基本概念没有理解”、“知识点混淆”、“某类题型练习少”、“时间没有把握好”等,然后可以找到相应的改进策略。
4.建立目标和计划
帮助孩子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这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业和生活,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力,避免他们出现躺平、摆烂的情况。
5.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长应该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营造一个积极、健康、温馨的家庭氛围,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