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生活的条件越来越好,他们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如果家长没有从小给他们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那孩子很容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比如偷钱,偷东西等等。
叛逆期的孩子偷东西怎么教育
1、不要先急着打骂孩子,会让孩子更叛逆的。要先了解孩子偷拿别人东西的原因。在孩子心目中,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可能只是单纯的喜欢,玩一下再还回去。
2、理解孩子。孩子对于没有见过的,或者是喜欢的东西,肯定会有十足的兴趣。当成人见到心仪的物品时都想买回家,更何况孩子,只是孩子不懂得自己应该用什么样的正确方式得到,是买还是借。
他没有这个意识,他只知道我喜欢就要拿回来,不管别人是否同意。所以家长首先要理解孩子的行为,属于正常的心理范围。
3、让孩子归还物品。如果孩子的东西是在商店或其他地方拿的。事情发生后,父母必须监督孩子归还物品和道歉,并且必须面对面返回,不能偷偷放回去,这样孩子就可以意识到偷东西的性质和相应的后果。
4、给孩子零花钱,引导正确消费。为了防止孩子随意偷别人的东西,家长一定要合理满足购物消费的需要,这就需要定期给孩子零花钱,引导孩子有计划花钱。
5、帮助孩子树立物权意识。父母应该告诉他们的孩子,每个人都有权利保护自己的东西,别人的东西只有在主人同意的情况下才能拿走。包括他们自己的玩具,如果他们不想给别人玩,他们也有不给别人玩的权利。
6、鼓励孩子承担责任。在父母第一次发现他们的孩子有这样的行为后,就要要求孩子把拿了的东西归还并向别人道歉,让孩子明辨是非后,他们应该积极弥补自己的错误。
叛逆期的孩子偷东西的原因
1、缺乏“物权意识”。孩子偷东西的行为是因为他的物权意识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孩子分不清什么是我的,什么是别人的。在他们的脑海中,认为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都是我的,我只是想把它拿回家而已,并没有别的意思。
2、父母不好的示范。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言行举止,其实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有些家长在平时生活中总觉得孩子小就不尊重孩子,乱拿乱用孩子的东西,当他家中有朋友到访时,还要强行逼迫孩子把自己的玩具进行分享,这就让孩子没有物权的概念,逐渐形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
当发现孩子偷东西时,有哪些方法家长千万不能做
1、给孩子乱贴“小偷”标签。在面对孩子偷东西的这一行为时,很多家长会选择用打骂的方式来处理,给孩子贴上“小偷”的标签,这其实是特别伤害孩子自尊心的。
2、在外人面前教育孩子。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却不愿意,就是让自己不好的行为被更多的人知道的,若父母不论青红皂白,就在外人面前批评教育孩子,甚至让外人参与到打骂孩子的过程中,这无疑是对孩子自尊的践踏,只会加重孩子偷东西的行为。
3、逼问孩子、反复追究。若孩子没有偷东西,父母反复追问会让孩子感到父母对自己不信任;若孩子真的偷东西,父母逼问的方式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适可而止就是最好的教育,孩子明白自己错了,下次就会注意,父母反复追究,就像撕开了孩子愈合的伤口,孩子可能会因为反感而做出叛逆的行为,比如:“你说我是小偷,那我就继续偷东西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