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毫无节制“买买买”的孩子,大多不明白“花钱”的这种概念。他们以为购物只是父母口头上的一句应允,根本不明白钱的来之不易。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教会孩子明白钱的概念,教会孩子认钱,了解家长们赚钱的不容易,这样才能让孩子合理的消费。
孩子爱买东西是什么心理
1、孩子一种占有欲的心理。曾经用猴子做过一次实验:他们让一只小猴子,在电脑屏幕上看到一个形状时,如果按下一个杠杆,就会得到果汁奖励。
这只小猴子每次得到奖励后,大脑都会特别兴奋,这样重复多次后,小猴子在大脑里形成了形状和奖赏之间的联系,再到后来,小猴子屡次去按那个杠杆时,果汁不再出现,或者很晚才出现时,小猴子就表现得特别焦躁,愤怒或者郁闷。
而孩子,其实也在要东西、哭闹、父母妥协、孩子占有、开心这个过程中得到快乐,久而久之,他在这个过程中会越演越烈,一旦得不到就会非常愤怒。
2、孩子求关注的心理。除了这个占有欲的心理原因,另外一种原因也可能是,孩子需要你的关注,需要你的陪伴。一位心理学者说:“如果把孩子拥有的玩具减少一半,把我们陪伴他们的时间增加一倍,我们的孩子会更幸福!”
现在孩子本来就独生子女比较多,而且又都是高楼大厦,基本上也不会和邻居孩子一起玩,陪伴最多的是父母,如果父母又每天只顾着忙着自己的事情,或者刷手机,孩子自然会从玩具中得到慰藉。所以,在孩子不断买买买要求背后,也许是孩子想求关注,求爸妈陪他的深层次的心理,父母需要反思一下自己平时的行为。
3、孩子缺乏金钱观念。对于孩子来说,钱对他们就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东西,因为在他们的年龄阶段并没有能力去赚钱,而钱全部来自父母,他们只觉得钱来得很轻松,只要自己想要,让父母买便是。这也就让孩子对于金钱来说,用得越来越大手大脚。
父母也没有重视到这一方面的问题,对孩子重视金钱方面培养不够,使得孩子认为金钱是很容易就能得来的。
孩子对于物质上的需求为什么渴望这么大
1、家长没有教给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孩子在最初的消费观养成时期,他们大多是模仿家长是怎样消费的。如果家长们没有树立起一个好的榜样,那么孩子在消费时也就会有样学样。
在平常的生活中,家长不注重质量,一味地追求新颖潮流,不注重实用,一味地追求品牌,这些不良的消费观体现在孩子面前,就给孩子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
2、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当父母因为工作忙或其他原因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时,出于内心上的愧疚,家长们会给孩子买许多玩具来弥补。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了有这些物质的陪伴,在心理上就会更加依赖物质,自然也就渴望自己能拥有更多物质,想要购买新物质的愿望也就停不下来。
3、父母的懒政。当孩子最开始提出一些没有道理的购买需求时,家长因为怕孩子闹起来麻烦,马上就应允了,而没有及时去纠正孩子想法。这样的懒政,会让孩子认为自己只要闹一闹,家长就会满足自己,到最后养成见东西就要,要不到就闹的习惯。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消费观
1、家长以身作则,摆正好自己的消费观。在平时的消费中,家长要从建立好自己的消费观开始,方方面面以身作则来给孩子树立起一个好的榜样。家长在孩子面前的消费要合理,不能大手大脚、花钱没顾虑。要让孩子正视消费这件事,不虚荣,不攀比,只买合适自己的。
2、让孩子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在带孩子去买东西时,不要让孩子只会提出要买东西,而是要让孩子知道,他为什么要买这个东西。如果是在正常范围内的必需品,可以买;如果只是自己想要,但买了又不太用得上的,不要买;渐渐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