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是大事,我们家长要继续学习,继续深造,要与时俱进,尊重孩子,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虽然我们家长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不要把这种爱变成了溺爱,到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就来不及了。
太溺爱孩子的后果
1、过度的自私自利,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不理会别人的感受,不会将心比心与人相处,自我为中心。在学习或生活中稍有不顺心的事,就会伤害他人。
2、性格变得暴躁。在父母的宠溺之下,孩子就会更加骄横,不可一世,觉得“老子天下第一”,与人相处不懂得让步和宽容。目中无人,脾气暴躁。
3、学习生活秩序混乱,毫无约束,缺乏严谨和条理性。
4、目无尊长,唯我独尊。不讲究礼节,不懂得以礼待人,甚至恶言相向,将来何以在社会立足?
5、有些会变得懦弱无能,百般依赖。父母的包办代替扼杀了孩子的自立自强,一旦遇到挫折,就感到天塌下来似的,乱了方寸,根本扛不住小小的打击,如此下去,孩子怎么能成大器?
6、独立自主能力薄弱。溺爱之下的家长,怕孩子在成长中出事,往往长期对孩子进行控制,剥夺孩子与环境接触的机会。有很多时候家长如果帮助孩子做好每一件事情的话,这样呵护下的孩子对于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使孩子以后独立自主能力非常缺乏,长期溺爱将影响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
7、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最明显的是造成孩子缺失责任心和独立性。因为父母的溺爱,没有养成责任心的孩子,他长大以后的生活肯定是一团糟。
没有责任心的孩子长大之后,缺少基本的生活生存能力,离不开对父母的依赖,发展到最后,就成了家庭的“寄生虫”、成了父母的“啃老族”。
家长对孩子的爱应该是什么样的
1、让孩子有自信心。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满信心面对困难,努力完成自己愿望的动力。
自信是孩子潜力的放大镜。没有自信的孩子,他在任何事面前都会表现得软弱,害羞,甚至充满了恐惧,不敢面对新事物,也不敢主动与人交往,这样会让他失去很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赞赏的话语和孩子沟通,多看孩子的优点,鼓励他们在一次次的尝试,探索,创造中不断地证实自己,增强自信心。
2、给孩子提供一个快乐的、轻松的、充满爱的生活环境。父母的爱应该是像冬日里的阳光一样温暖的,父母良好的性格、健康的情绪是建立充满爱意家庭的条件。
孩子在家庭里不单可以得到他的生活所需,他还需在家庭里得到真正集中的关怀。如果父母在家里对孩子冷淡、漠不关心,孩子便会产生自卑的情绪,变得孤僻。优秀的父母在家里通过言语与行动,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集中关怀,保证孩子在感情需要上的平衡。
孩子有时候怕吃苦,是怎么造成的
1、家长照顾太无微不至。相信大家都见过每年新生入学,大批家长亲自给孩子铺床、套被罩的事情,更有甚者,到了大学还是由家长代劳各种事情,孩子袖手旁观。现在独生子女家庭也很多,几个老人加上爸爸妈妈全部围绕着孩子转,对孩子照顾的过分精细,孩子缺少锻炼、“吃苦”的机会。
2、家长不愿意孩子吃苦。我们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一代,可是孩子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在小的时候都吃过很多苦,受过吃苦的罪。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想把最好的一切都给孩子,不愿意孩子再吃苦。殊不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不能因为家长的意愿,耽误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