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出现叛逆,会有逆反心理,有不良的情绪需要宣泄,父母感到孩子很难管了。青春期的孩子已经由孩子成长为大人了,不愿意被人管理,开始形成自己的思维和想法,想要求独立,能够处理自己的事情。那么,青少年逆反心理咋教育呢?
青少年逆反心理咋教育
第一,只要能腾出时间,就和孩子多聊天、多沟通。当然聊天沟通的内容不能只是孩子的学习和作业,还要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最好能切中孩子感兴趣的话题。
第二,做孩子的导师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朋友。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亲子关系更是家庭教育的成败。可见,父母如果能成为孩子的朋友,以后即使是教育孩子,孩子一般也能做到毫无怨言地接受。
第三,做一个安静的倾听者,不要总在同一件事上唠叨个不停。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都会经历青春期,这个时候孩子的思维已经开始完善,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面对家长的说教可能会反驳,有的甚至会顶撞父母,对此家长不要生气,对孩子采取强硬的手段。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表现
1、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特点上最突出的表现是出现成人感,由此而增强了少年的独立意识。如今他们渐渐地在生活上不愿受父母过多的照顾或干预,否则心理便产生厌烦的情绪。对一些事物是非曲直的判断,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并有强烈表现自己意见的愿望。
2、对异性产生好奇。青春期的少年由于身体的发育和成熟,出现了与异性交往的渴求。比如喜欢接近异性,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甚至出现朦胧的爱情念头等。但由于学校、家长和社会舆论的约束、限制,使青春期的少年在情感和身体的认识上存在着既非常渴求又不好意思表现的压抑的矛盾状态。
3、想的太多。青春期是孩子一生中最烦恼的时候。他们在意别人的看法,怕被别人的评论影响。同时,自我评价也有高有低。一瞬间,信心满满。想成为作家,明星,开豪车。又一瞬间,很失落。觉得自己没用,能养活自己就满足了。
4、自发性。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是对社会存在的直接反应,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通过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自发形成的,是在情感上无法接受时产生的一种反抗感。没有任何人的指示,也没有明确的目标。
逆反心理是孩子青春期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孩子逆反心理的出现,其中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家庭以及学校教育本身的问题等原因。只要家长尊重和信任孩子,平视他们的叛逆行为,才能有效引导孩子。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1、父母压力过大。当孩子反抗的时候,家长觉得这是对自己权威的挑战,或者认为自己是对的,就以真理者自居,不肯让步,用一言九鼎的命令式的态度压制孩子,即便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可能变成争吵。
这样的做法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一是孩子暂时压抑了自己,但是,一旦孩子在精神上、体力上有能力反抗时,就进行更大的挑战,直到家长屈服为止。二是孩子以自己委屈收场,这让孩子失去良好的判断力,形成一种奴性的人格,丧失了自信心、上进心而变得自暴自弃。
2、不断对孩子说教。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不断地跟孩子唠叨。事实上,当孩子过多地接受重复的信息,他的大脑就会对这些信息产生屏蔽,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孩子不仅听烦了、听腻了,而变得麻木,让孩子非常反感。有的父母在孩子犯了错误时还喜欢揭孩子的老底,把孩子过去的“劣迹”统统翻出来,即使家长说的是对的,孩子也不愿意听,说教缺乏同理性,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更容易引发孩子叛逆。
逆反心理在孩子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都有可能发生,而且会有多种的表现形式。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在接受家庭、学校教育的阶段,在认知事物和看问题方面,会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和偏差。所以当孩子的意见和家长、老师不同时,就会激发出逆反的心理。
青少年逆反心理几种表现
1、家长说什么在他眼里都成了唠叨。叛逆期的孩子本身情绪控制上就比较薄弱,家长再三的叮嘱只会让他们觉得这是一种不信任。因为在他们自己眼里,他们已经长大了,会对自己的时间、事情做出安排。家长说得越多反而会引起更强烈的反抗。
2、特别注重自己的外表形象。标新立异的服装打扮可能是他们追求的与众不同,外表形象对于他们来说极其重要,这关乎他们在同辈之中的面子,但这个审美可能就跟家长大相径庭了。
3、不愿意跟爸妈一起出门。孩子小时候就是妈妈的小尾巴,菜市场、商场、亲戚家,妈妈去哪儿都想要跟着,但叛逆期的孩子宁愿待在家里打游戏,看电视或者睡觉都不愿意跟爸妈出门,但同学朋友一叫立马就可以兴致很高地出门。
4、特别爱顶嘴。不管家长说的对不对,总可以用“歪理”顶回去。原则就是家长说的完全没道理,必须大声顶嘴。家长说的有点道理,必须找没道理的部分顶嘴。家长说的完全有道理,必须故意曲解家长的意思顶嘴。
良好的心态,可以帮助孩子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从而使孩子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微笑面对学习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
2、情感和意志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时期是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人格、情感和意志的辅导,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感的主人,学会正确处理理智与冲动,个人和社会,挫折与磨砺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
3、人际关系心理教育。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处在多维的、错宗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之中,可以说协调、处理人际关系是中学生经常遇到,不可回避的事情,因此,要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能力,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养成宽宏大度、自我克制、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4、青春期教育。青春期是人生中最不平凡的时期,随着学生生理、心理的不断成熟,一些特殊的生理现象和心理问题经常困挠着他们,因此,加强青春期教育,让学生形成自我调节的控制能力,正确处理好男、女同学的间的交往,做到自尊与互尊。
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虽然充满活力与朝气,但其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处理问题不够全面,很容易出现情绪不协调等问题;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身心都能健康发展,关系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未来。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注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其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国外称之为“危险年龄”。在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个体开始从儿童进入青少年,其身心变化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使孩子产生了成人感,开始出现了独立性的需要。这就是孩子的新需要与其心理成熟水平的矛盾,这时孩子尤其需要心理健康的教育、疏导。
2、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变动时期的需要。从家庭方面来看,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有重大的影响,更别说“单亲家庭”,“问题家庭”了。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3、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个体从儿童进入青少年,其身心逐渐发生变化,加上社会日新月异,青少年的个性意识也开始觉醒,致使他们的生理成熟大大提前,心理的成熟却远远滞后,出现了身心发展不一致性的现象,从而导致了严重的心理危机。
这种情况会导致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进而也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只有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解决这个时期他们心理所出现的矛盾性和不平衡性,才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
在青春期,神经的可塑性增强,意味着发育中的青少年大脑对积极和消极影响极为敏感。积极的环境和关系可以让青少年获得更好发展,而负面经历的影响也更加剧烈,并对未来的成人生活产生长期影响。所以,在这一时期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家长们一定要注意。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1、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有些父母对孩子要求严格,信奉棍棒教育,容易让孩子形成懦弱、焦虑、冷漠和残忍。相反,如果父母过度溺爱孩子,也会让孩子显得自负、任性、以自我为中心。
2、家庭氛围的影响。家庭氛围也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而心理氛围有两种,一种是亲子关系,另一种是夫妻关系。我们在生活中也能看到,很多父母对待孩子过于苛刻粗暴,缺乏与孩子良好的沟通,导致孩子性格内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不能及时解决,很有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
3、家庭结构的影响。家庭结构我们主要指的是家庭成员的构成,完整的家庭结构对孩子的影响一直是心理学家的研究方向。缺乏母爱的孩子心理上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情感障碍。这样的孩子容易孤僻、内向、冷漠。然而,缺乏父爱的孩子会发展成放纵的孩子,失去家庭的稳定性,削弱教育功能。
4、父母心理健康的影响。父母心理健康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非常明显。研究表明,父母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从胎儿时期就开始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冷漠、忽视和敌意很容易让孩子在情感上感到焦虑和不安,容易侵犯和攻击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