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孩子缺乏独立生存能力,通常这类孩子家里有个勤快的妈妈或爸爸,在生活中一切包揽,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但在这种家庭环境下肯定是无法培养、提高孩子独立生存能力的。那么,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呢?
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1、循序渐进的培养
孩子独立生存能力需要一个慢慢地培养过程,您可以先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整理自己的书籍、玩具,叠自己的衣服,这些事情都比较简单,您只要耐心引导与教导,应该1次就能学会。
2、对孩子要学会放手
给与孩子自己做选择的权利,比方说,买文具自己选择,买书包自己选择,买衣服自己选择,这样让孩子自己去尝试着做选择,先从一些生活小事上锻炼孩子自己做选择的能力,要告诉孩子,选择是自己决定的,做出了选择就不要后悔,不做以后会后悔的选择。这些事情从小学我觉得就可以培养他们,一直到长大后做更重大的选择。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要想提高学习成绩,除了必须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外,还有就是需要孩子具有一定要的学习能力,如果孩子学习能力不强,就算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提高学习成绩。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1、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动机
孩子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就会积极去探索,去仔细观察,这个过程就是提升孩子学习能力的过程;相反,如果孩子对周围的事物不感兴趣,这样也就无法激起学习的欲望。所以,家长要想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首先就要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入手。
2、提高孩子的自学能力
学校里的知识、时间是有限的。只要孩子具备了良好的自学能力,那么,无论孩子在哪儿,都可以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地进行学习。这样才不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孩子平时学习生活中,父母可以教导孩子学会利用工具书来查阅自己所不知道的内容,学会自己探索;还要帮助孩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克服懒惰,让孩子体会到主动学习带来的乐趣。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日常的学习作业也都是靠着家长的催促才完成,所以家长要想要让孩子主动学习,首先要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然的话他们是不会去主动学习的。那么怎样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
怎样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
1、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句话一点也不假。只是很多家长却不以为然。大多数家长为了孩子能够专心学习,告诉孩子除了学习,其他一切事情都不需要插手。在物质上无条件满足孩子,给孩子创造了优越的学习需求。殊不知,越是优越的物质条件,越容易导致孩子生活在满足之中,反而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没有学习追求。条件过于优渥,学习没有了动力,失去兴趣。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即便坐到了书桌前,学习效率也是极低的。所以,要想让孩子有学习的自觉性,首先要让其认识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学起来才有兴趣和动机。
2、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要恰当
以前带孩子去农村学农,看到孩子们在果园里摘苹果。孩子们蹦着跳着从树上摘下苹果,有时用水冲冲,有时洗也不洗,擦擦苹果皮就把苹果吃掉了。再看看这些孩子平时在家里吃水果,都是家长把苹果皮削好了,把苹果切成片,摆在果盘里,牙签插好了,递到手上,孩子们还一副懒得吃的样子。这就是我们说的“跳一跳摘到的苹果”。对孩子学习也是一样。家长要把对孩子的期望值设置在合适的水平。既不要大包大揽,直接把“苹果”送到孩子手上,否则孩子就没兴趣;又要确保这个目标是孩子跳一跳能碰到的,否则就会让孩子失去信心。
人是不能离开群体独自生活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免不得与他人进行交流。如果孩子社交能力差,这可能对孩子的将来有很大影响。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社交能力?
怎样培养孩子社交能力
1、跟孩子沟通
发现孩子不合群之后,家长要去了解原因,解开孩子"不愿交友"的心结。比如,孩子因为觉得班上的同学都"很笨",所以不愿意跟他们玩,家长可以引导他学会尊重别人,懂得发现同学的优点。
2、给孩子提供社交环境
其实孩子交友并不仅仅局限于幼儿园,家长在跟邻居交流、去公园玩时都可以带上孩子,让孩子跟同龄人相处,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从小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尤为重要,家长们必须要重视起来,那么,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学自主能力?
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学自主能力
1、不过分唠叨、督促
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沉迷玩耍忘记学习,就会忧心忡忡、焦虑万分,于是赶紧催着、提醒孩子去学。可是渐渐就会发现,刚开始说或许有点效果,孩子乖乖听话学习,可是后来唠叨越多,孩子越不自觉。很多孩子学习的自主性,都是在父母日复一日的唠叨中被消磨殆尽的,变得拖延、懒惰、懈怠。于是演变成这样的情况:父母不说,孩子就不主动学,到了后来甚至说都说不动他,因为孩子已经觉得厌烦,对学习越来越丧失兴趣。因此,父母生活中一定要减少唠叨说教,长话短说,引导孩子懂得为自己负责,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而不应该是家长天天操心。
2、早早定好规矩、严格执行
我们首先要清楚,不管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不是一天两天、一次两次形成的,它是一次次的行为,不断重复而形成的。要形成良好的习惯,前提就是要按照正确的要求去做。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不在于家长每天催促,而是要求孩子每天做到。没有哪个孩子打小就懂得要怎样学习,学多久,他需要父母给他立好规矩。比如每天回家后写好作业再玩,而不要拖到临睡前;每天半小时阅读;每天上课前提前预习新内容,等等。
让孩子学会交朋友是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课,它不仅是一种生存能力,还能让孩子快速融入新环境,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团队意识,并且享受到友谊带来的快乐。那么,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1、培养孩子基本的社交礼仪
如果孩子自身是一个不懂礼貌的小朋友,就很难融入到团队活动中。所以,家长要做一个懂礼貌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带着孩子一起做,并教孩子一些基本的社交礼仪和规则。可以通过观看质量上乘的动画片,比如天线宝宝、宝宝巴士;也可以通过亲子阅读,教会孩子基本的礼貌。如,玩游戏要排队、想要玩他人玩具必须先征得对方同意、撞到别人要说对不起、接受帮助要说谢谢之类的。
2、修正交往中的不当行为
和大人们一样,孩子在交往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不当行为,如欺负小朋友或者过分吝啬等。这些交往中的不当行为都可能使孩子在小朋友中不受欢迎。这时,父母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行为的不当之处,帮助他改进行为,重新获得持久的友情。
随着目前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很多家长或者长辈越来越宠溺孩子,什么事情都提前帮助孩子打理好,没有让孩子动手的机会,慢慢的就让孩子丧失了自理自立的能力,为此,我们该怎样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能力呢?
怎样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能力
1.父母对孩子不能溺爱,不能娇惯
孩子的自理能力如何,直接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让孩子参与家务管理,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当然,这样的家务劳动可以和父母一起做,以不影响学习为前提,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劳动精神和家庭观念。
2.遇到困难让孩子学着独立去解决
在孩子刚开始喜欢自己动手尝试做一些事情时,因为缺少经验和锻炼,在这个过程中就可能犯错误。但很多父母在看见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就赶忙插手,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去做,甚至干脆动手帮孩子做了起来,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不但不能自立,反而会更依赖父母。所以在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不要第一时间出手相助,而是应该先鼓励孩子自己动脑、动手去解决问题,让孩子发觉自己的潜能,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因此,无论孩子做什么事情,父母都应该让孩子独立把事情做完,如果失败了引导孩子动脑思考,再换另一种方式去做,直到孩子独立把事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