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讨好型人格,主要是跟家庭有很大的关系,家庭的原因让孩子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没有主见,总是喜欢讨好身边的人,容易被身边的人影响,这样是不利于孩子以后的发展的。
孩子讨好型人格家庭原因
1、父母就是那样的人。“别总给别人添麻烦”,“没事,你先忍忍”……父母就是讨好型人格,想以柔克刚,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在孩子童年的潜意识里就认为自己低人一等。
2、在家是长女或者长子。“把遥控器给你妹妹”、“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因为是老大,所以理应让着弟弟妹妹,不管什么情况下。经济情况不好的家庭,老大甚至没有自己的童年,委屈自己,承担照顾弟弟妹妹的角色。
原生家庭中父母的爱都是附带条件的,孩子认为讨好是获得认可的最好途径,而这种孩子一旦长大进入社会,就会表现出依赖别人,无法独自作出决断。他们会去迎合上司、同事,甚至陌生人,容易被坏人利用,进行心理操控。
3、原生家庭。讨好型人格形成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过父母无条件的爱,父母对他们的爱都是有条件的,只有当他们满足父母的需求,表现出父母期望的样子时,才能得到父母的关爱和赞赏,他们才能感觉到自己是安全的,是不会被抛弃的。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往往会忽略自己的感受,反而去照顾别人感受的,这其实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大多是胆小怕事,不敢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的小心翼翼。
小孩子讨好型人格的形成原因
1、家庭关系不融洽
倘若在一个大家庭中,家庭关系出现了差错,关系变得不和谐起来,甚至经常出现互相吵架打架的情况,那么在这个时候,孩子很有可能就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变成一个讨好型的人格的小孩。
2、父母总是想要控制小孩
很多家长总是想要控制住自己的小孩,无论是孩子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总是想要去操控小孩的方方面面,从来都不会去在乎孩子的真实想法。
当孩子出现讨好型人格的时候,家长要进行反思,要考虑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出现这些现象。只有找出原因,才能尽快帮助孩子改变现状。如果家长不管不顾,这种性格伴随着孩子,只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讨好型人格的形成原因
1、孩子得不到肯定。“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相信很多父母都会自己的孩子说过这句话。不论孩子的成绩是否进步、有没有特长,家长都会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做比较。于是孩子往往在父母的心里得不到肯定,慢慢变得自卑。
于是孩子为了迎合父母的喜好,得到父母的认可,便会加倍努力成为父母心中优秀的人。这过程中便会削弱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尽管最终会成功,也只是在为父母而活而已。
2、家长控制欲太强。很多家长为了像孩子展示自己“权威性”,便会加剧自己的控制欲,只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事事包办的结果往往就是让孩子缺乏自主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便习惯了被父母安排的生活里,缺乏自己的观点。
3、由于家庭原因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家庭是孩子成长最早的校园,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庭出现问题孩子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是孩子出现“讨好性人格”的诱因。根据调查研究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是正常家庭中的孩子的三倍。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家孩子自信阳光、落落大方,然而每个孩子的性格都是不同的,一些孩子由于自身和家长教育的原因,形成害羞内向,讨好型人格,孩子总是讨好别人,压抑自身喜好,对自身发展是十分不好的。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怎么改变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让孩子知道他们的感受和需要是重要的,并且有权利表达出来。帮助孩子学会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想法。
激励孩子独立思考和决策。让孩子参与决策过程,让他们学会自己做决定并承担后果。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
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让孩子知道他们的价值和重要性,不要让他们过度关注他人的评价和看法。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标准和价值观,让他们成为自己的主人。
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只有当孩子的自信心强大时,才会形成自我,也更会因为自信心的支持,才能够敢于反驳他人的意见,只要他敢发出反对的声音,孩子的讨好型人格就会彻底消失。
生活中,很多孩子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出现过于迎合别人,不敢表达自己欲望的现象,这是孩子有讨好型人格的重要表现,家长一定要及时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树立自信,教会孩子与人相处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孩子出现讨好型人格怎么办
1、小孩子有讨好型人格和他的成长环境是分不开的,如果小孩是放在爷爷奶奶身边或者其他亲人身边,建议第一步是先远离原先的环境。
2、如果是长期待在父母身边养成的这种讨好型人格,建议父母要反省下自己的一些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观察一下是不是自己经常发火,然后孩子是不是经常在讨好的情况下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想做的事情。
3、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让孩子知道他们的感受和需要是重要的,并且有权利表达出来。帮助孩子学会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想法。
4、激励孩子独立思考和决策。让孩子参与决策过程,让他们学会自己做决定并承担后果。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
孩子的性格形成与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生活中,很多孩子的性格是讨好型人格,他们往往不敢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怕得不到别人的认同,怕伤害到别人,但这种性格最终伤害的只有自己。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该如何引导
第一,教孩子说不。很多讨好型人格的孩子都缺乏拒绝别人的勇气,他们害怕拒绝会伤害到别人或者失去别人的喜欢。但是,教会孩子拒绝是非常重要的。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对错观,让孩子建立起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坚定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第二,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家长在面对讨好型人格的孩子时要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要耐心的倾听孩子,鼓励孩子卸下伪装,畅所欲言表达自己,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值得世间美好的,从而将注意力从他人身上转移。
第三,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与安全感。家长无条件的爱是孩子最好的盔甲。讨好型人格的孩子通常都缺乏安全感,常常感到自卑、焦虑和紧张。因此,家长一定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与关注。
第四,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在生活中,随意的根据孩子行为就断定孩子就是怎样的人,会让孩子陷入自我否定,真的按照家长说的去做。家长应该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的错误行为,给孩子做正确的示范。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有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不良教育的影响,形成了讨好型人格,他们非常渴望被人认同,很怕被人孤立,很怕自己观点,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生活态度被人否定。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表现有哪些
啥都不拒绝。有种孩子从来都不拒绝,一直都是老好人的形象,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拒绝别人的,害怕自己的拒绝别人后会失去对方,所以就算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也会答应别人,时间一长孩子会有很大压力,内心也不会快乐。
本能讨好别人。讨好型人格的孩子,会不自觉地去讨好别人,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讨好型人格的孩子会第一时间去帮忙讨好别人,这是完全出于本能的,而不是被动的,孩子之所以这样和家长脱不了干系。
没自己的主见。讨好型人格的孩子没有自己的主见,在家里听父母的话在外面听别人的话,就算有自己的想法,在别人提出决定之后也会毫不犹豫的跟随。
总是觉得要对他人的感受负责。如果觉得自己做事情,是为了让他人感到快乐,那就是问题了。对每一个人来讲,自己的情绪和心情,是自己负责的,而不是靠我们去取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