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人是社会性动物,离不开规则,只要在社会中生活、工作、学习,就得遵守社会成员共同制定或公认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规则意识则需要尽早地在孩子身上建立与培养。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在学习生活中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促进孩子健康有序的成长呢?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1、让孩子参与建立规则的过程,制定规则的时候要让孩子参与进来,这样他们就会有一种使命感,觉得自己有义务也必须遵守这个规则。要让孩子明白规则不是为了约束行为,而是为了达到目标必须要做的事情,规则可以让行为更有序,让事情变得更有条理,给孩子有效的选择权来进行引导,逐步建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家长带头做榜样,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小孩子时时刻刻都在观察和模仿家长的言行举止,家长的规则意识会潜移默化到他,这个影响是最深远的。小孩子其实就是父母的一个复印件,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是不可能培养出小孩子的规则意识的。
3、以身作则。在培养孩子规则感时要以身作则。家长在做事情时也不要太随意,严格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例如排队时不能插队、过马路不闯红灯、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
4、理解规则背后的意义。首先跟孩子讲规则的前提是要让孩子理解规则背后的意义,勿以恶小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例如排队和插队,或许会让办事时间缩短,但这样做会给别人带来困扰。试想一想,如果你被别人插队,你会怎么想呢?
孩子的规则意识不强,而规则意识的养成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所以,家长应该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孩子小的时候还是很好培养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呢?
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1、培养孩子的话语权
规则是一种约定,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当爱情结出累累硕果的时候,新的生命随之降临。新生命的出生,就给年轻的父母和所有的家长带来了一份希望,带来了一份喜悦,更多的是带来了一份责任。孩子规则的培养,首先是培养孩子的话语权。常言,病从口入,祸从口出。0—6岁期间是孩子语言天赋最好的时段,是孩子良好语言习惯培养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做家长的首先要培养孩子,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要培养孩子口齿伶俐,善于表达,学会用对的语言描述对的事情尤为重要。
2、孩子规则的培养过程中需要交往权
做家长的不能自私,不能把自己的孩子封闭在笼子里,不能把自己的孩子关在温室里。要让孩子经风雨、见世面、开眼界。因为,人是在不断的交往活动中认识自己,豁达自己,判断自己,发展自己,丰富自己。人在交往中才能不断克服自私,学会分享,学会大度,学会从容,学会冷静,学会理智。
初中阶段是一个孩子三观形成的最重要时期,但是此时的孩子由于判断是非的能力不够,所以这时的孩子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在教育这时的孩子,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叛逆心理,采取合适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读初一的孩子有叛逆心理家长如何培养
1、不拿孩子和别人比较。父母的嘴里永远都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拿自己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相信我们这一辈子的人都经历过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要拿着自己孩子和人家的孩子比较,这样对于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如果以打击的方式来对待孩子,那么孩子的心理会产生自卑感。
2、允许孩子叛逆。家长为什么不允许孩子叛逆,犯错了,主要是家长觉得孩子这么做,他会吃亏,所以家长就希望孩子能过一路正确下去,不做错误的事。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有句俗话说,不撞南墙不回头。还有句话说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多吃。小的时候走了弯路了,好好的改正,而如果在人到中年的时候才走弯路,那就晚了。
3、鼓励。赏识教育是现在我们所提倡的,多一点赞扬,少一些批评。鼓励的话语更容易让人接受,我们可以在鼓励的同时,用一点小技巧,加入自己的看法,孩子也许就愿意听了。
4、疏通初中叛逆期的孩子。对待孩子的叛逆,不要一味地去堵,而是要一边堵,另一边疏通。如果父母一味地去打压孩子的一切活动,那孩子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造成逆反心理后无论父母说的对不对孩子只会一味地去反抗,这样的话对亲子之间的感情会很不利。
孩子责任感缺失,家长要想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就需要我们独善其身,自己先要做好孩子的好榜样、好标杆,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都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从孩子身上能够看到我们大人的影子,我们要重视身教,以自身行动去带动孩子。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1、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首先大人是有责任感的标帅,因为孩子生活在家庭,生活在你们身边,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都耳濡目染,无形之中你们都在起示范作用,有一句话说得好∶身教胜于言教,你说上半天,还不如一次实际行动的具体操作。
孩子认清了,看准了你们不光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去做的,长此以往,久而久之,他们的行动准则就会在潜移默化之中自我自觉的形成。这是因为你们做出了好的榜样,树立了标杆。正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2、布置任务+复盘,试错中的成长。研究表明,对于5-6岁的孩子,给他们布置任务、从错误的行为中总结经验,更能培养其责任感。比如,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
我很能体会很多妈妈的心情,不是舍不得孩子干活,而是让他们动手,后果可能很严重、我们可能更累。但是,孩子的成长从来都是试错的过程,给他犯错的机会,告诉他正确的方式,慢慢地他就能够独挡一面。
培养孩子的耐心,家长首先要能做到耐心做事,我们的行为能够很好地影响到孩子,感染到孩子,甚至会决定孩子做事的方式和标准,所以,家长在家里面应该要注意谨言慎行,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要培养孩子的毅力,磨炼孩子的意志。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耐心
1、家长要做以身作则:许多孩子没有耐心,是因为家长对孩子做事的要求往往也是虎头蛇尾。所以,首先要求家长要注意,不造成孩子半途而废的行为习惯。
2、给孩子设置点障碍:家长应该有意识地给孩子设置点障碍,为孩子提供一些克服困难的机会。因为耐心是坚强意志磨炼出来的,越是在困难的环境中,越能锻炼孩子的耐心。
3、要集中孩子的精力:使他们持久地沉浸在一种活动中,要让孩子知道,生活中许多事是需要耐心和等待的。
4、勿包办代替:对于缺乏耐心的孩子,父母往往爱一切包办,这样一来孩子如果不喜欢时,父母便全权代劳,使孩子失去求知欲,更失去了耐性。
家长想要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就要能够用自身的行动来带动孩子,我们不能教育孩子要这样,可是自己却没有做到,那我们家长的教育就会没有说服力,孩子自然也不会服从我们的管教,不利于教育任务的开展,所以说家长要努力做到言行一致才行。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
1、重视榜样的作用。用积极向上的行动影响孩子,远远大于苦口婆心的说教。要孩子爱读书,首先家长要养成读书多的习惯。
父母想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父母便要和孩子一起劳动,做孩子的示范。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讲礼貌,那父母平时也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辞。简而言之,父母希望孩子怎么做,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
2、加强监督,及时反馈,开始培养孩子的某一习惯时,父母应当加强对孩子该行为的监督。当孩子做出与要求相符合的行为时,应该给予及时反馈,以达到强化行为的目的。
3、孩子受环境的影响,家长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孩子生活在一个家居环境中,耳濡目染之下,会先被动接受一种生活顺序,乃至无意识接受既定安排,长时间会形成自己与环境的一种适应表现。
孩子没有良好的习惯,是家长的失职,我们家长要在平时的生活里做好自己,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来,学习上也是陪着孩子一起学习,教给孩子良好的习惯,这个过程很漫长,需要我们多些耐心和鼓励,家长不能半途而废,让孩子认识到自己不足且改正。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1、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好习惯,克服“骄、娇”二气。无论在学习、生活中,都应该克服孩子的骄气和娇气。学习成绩好不能沾沾自喜,要懂得谦虚,认识自己存在的不足和缺点,不断地完善自我。
生活中要注意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克服独生子女的娇生惯养,极力反对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让他从小懂得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逐步适应环境,培养独立生活的习惯,为今后的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
2、培养诚信,要做事必先做人的道理。诚实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尤显重要,所谓“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道理等等,无不体现出诚信两字的重要性。
就因现在的坑蒙骗不少见,作为家长更要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树立一面诚实守信的旗帜。从小让他认识到要想做事必先做人,讲话做事必定要言行一致,任何谎言都是不应该,而且应得到严厉地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