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在家没外人,怎么样都无所谓,就没必要定那么多规矩,却没想到孩子养成了生气乱砸东西的习惯,看电视生气的时候就把电视机砸了,孩子把电视机砸坏了怎么教育?下面总结些家长教育流程,供大家参考。
孩子把电视机砸坏了怎么教育
作为家长,出现这类情况时,可以先安抚一下孩子,然后问问孩子为什么会突然砸电视,是因为模仿电视中的某些动作,还是想调频换台等其他原因。哪怕孩子讲不清楚,但是家长也需要了解。
另外,就是跟孩子讲,电视机被砸坏了,修不好了,如果还想看节目或者动画片什么的,就得重新买一台。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以后不看电视了,还是买一台新的。
如果孩子提出要买一台新的,那么家长应该趁机告诉孩子,想换个节目看的话,需要使用开关或者遥控来操作,而不是砸电视机。想模仿动画片中的一些搞笑动作,要注意别弄伤了自己,也不要弄坏了家里的物品,可以在父母的陪伴下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去练习。
孩子发脾气,家长首先要冷静,所有的教育和开导,大可以留到孩子冷静下来,愿意倾听的时候。在冷静之后,留给孩子一段“面壁思考”,自我反思的时间,远比当时的数落更有成效。
电视成为现在人们哄孩子的一个重要工具,电视中的动画片对孩子产生着巨大的吸引力,所以很多家长会发现,孩子一旦看上电视,很容易沉迷其中,忘记时间,孩子长时间看电视,将对孩子产生较大的影响,如影响社交能力、影响亲子关系,影响注意力等。
孩子一直看电视怎么教育
跟孩子约定看电视的合理时长。首先跟孩子约法三章,不管是多么感兴趣的电视内容,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也不能超过1个小时。并且对孩子看电视的坐姿、与电视保持的距离,都做了要求。
替孩子过滤一些电视节目。现在是电子信息时代,不可否认很多电视节目还是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要想孩子从电视节目中学习知识,那么电视节目甄选就很必要。信息量太大的电视节目,不符合孩子的年龄段,只会让他们处于被动接受,损伤大脑的健康发育。家长可以挑选一些简单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电视节目,让孩子观看。
学会帮助孩子转移兴趣。要摆脱孩子对电视节目的依赖,就要帮助孩子转移兴趣,扩大他们的生活半径,挖掘他们更多的兴趣爱好。比如:跟孩子约定每周读完两本书,跟孩子一起制定野外郊游计划,带着孩子一同去爬山、采摘,和孩子一起动手做手工等。
陪孩子一起看电视。当孩子看电视的时候,虽然要求妈妈做到不打扰,但是妈妈可以陪着孩子一起去看,因为孩子对世界的认知比较模糊,对一些不好的内容没有筛选能力。当妈妈陪孩子一起看电视的时候,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帮助孩子筛选一些不健康的视频内容。
孩子容易被鲜艳,新奇,变化的事物所吸引,而作为综合媒体的电视,恰好将画面,音效,文字等形式有机融合,这样丰富多彩的传播方式,极易引起孩子的注意。
爱看电视的孩子怎么教育
1、约法三章。家长可规定孩子使用电视的准则,在不影响正确生活作息的前提下,才可以看电视。
2、规划户外活动。遇到节假日,家长应该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别让孩子整天呆在电视机前,伤身又伤神。
3、拟定收视计划表。事前做好收看计划,这比漫无目标的收视行为来得更有效。比如先以一周时间为单位,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遇到节假日则稍做调整,以每周不超过10小时为限。
4、切忌一心二用。千万不能让孩子养成边看电视边吃饭的坏习惯,这样不但妨碍专注力的养成,对于身体的消化吸收也有不良影响。
在这个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电视已经成为了家家户户必备的物品,甚至有些家长还把它当作育儿神器,只要孩子一哭闹,就会打开电视让孩子观看,但长期这样下去,也让孩子迷恋上了电视,经常会在半夜背着父母偷偷地看。
孩子半夜偷偷看电视怎么教育
1、可以约法三章,看电视之前与孩子定好“规则”。万事有度,无度则滥,这个“度”,其实指的就是规则。规则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连孩子看电视,也要讲规则。孩子看电视之前,先与孩子说好规则,这样可减少争执和孩子耍赖的机会。
比如说,周末就和孩子讨论下周可看哪些节目,还包括看的时间和次数。这样既利于孩子看电视时有所选择,也利于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让他知道看电视,如果超过了一定的时间和次数就要节制一下,等到以后再看。
2、注意细节,让孩子远离电视。孩子看电视多是一种“玩”的补充,有时电视也像玩具一样,当一种玩具不在面前时,孩子就可能想不起玩这种玩具,可能被其他玩具所吸引。
同样的道理,当电视节目不总是出现在孩子面前时,电视的诱惑力就可能没有那么大了。因此,为了减少孩子看电视时间,家长也要把握自己看电视的度。
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中很多孩子放学就玩手机,不学习,也不想社交。面对这种情况,家长要及时与孩子沟通,引导孩子看到沉迷手机的危害,与孩子一起制定手机使用规则,帮助孩子降低沉迷风险。
孩子看手机怎么教育
1、尽可能让孩子晚接触电子产品,孩子上学前尽量不要给孩子玩太多的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等。
2、尽可能隐藏家中的电子产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手机、ipad这些电子产品尽可能地放到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
3、家长以身作则,家长要以身作则,除了处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只要孩子在身边,都不要轻易的玩手机。
4、不要把电子产品当作奖励,这是很多家长会犯的错误,只要孩子不听话、不吃饭时,就把电子产品给没收。
初中时期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这个时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一些孩子可能会表现出脾气暴躁,防抗父母等现象,家长要理解孩子,并采取正确的引导措施。
初中孩子怎么教育才正确
做人比技能教育更重要:学校教给孩子学习知识能力和获取知识能力,而家庭从小对孩子的人格和品质进行影响。培养孩子守信的习惯,对孩子许诺要慎重。许诺后我们都要履行诺言,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维护我们作为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威信。
关注孩子的倾诉:经常与子女沟通,努力缩短与子女心灵的距离,愿意听子女谈知心话,真实地了解自己的子女,教育子女健康成长。在教育子女时要多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尤其是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切忌使用“笨蛋”、“没出息”、“傻瓜”等侮辱性语言。
培养和训练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消除家长由于急功近利对子女造成的恐惧,认可和鼓励孩子通过制定学习计划、课外活动计划、家庭作息时间表,实现自我控制,达到自定目标从而激发孩子自动自发学习的态度和意愿。
尊重孩子:我们不妨在适当的时间坐下来和孩子相互交流,让孩子畅所欲言,给我们提供一些信息,让我们知道孩子的喜怒哀乐。有时意见分歧时,做为家长,是否会去认真考虑孩子的意见比我们的更完善、更妥贴。如果这样,我们就应该放弃自己的意见,大胆采纳孩子的意见。
很多家长反应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难管教了,他们不但听不进去父母的劝告,还各种与家长对着干,家长十分生气,其实孩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叛逆期和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家长平时在教育孩子时,不能管的过于严格,要多理解孩子,给孩子充足的个人空间。
孩子不听话打骂不管用怎么教育
1、多倾听孩子,寻求共情
当孩子表现出叛逆行为时,父母首先要做的是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表达理解:在倾听之后,父母要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共情的表达能够拉近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接下来的建议。
2、不强迫孩子按照大人指令,协助他实施他的想法比如孩子刚学会拿汤匙吃饭,他们便执意要把汤匙伸去青菜的碟子那里,想要勺起一条青菜,这不但很困难,而且会将饭菜弄到满桌都是。与其强迫想让孩子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不如就放手让他自己来吧!在他真正需要你的时候才出手帮忙,按照他的想法尽可能地协助他。
3、不要和他讲枯燥的道理,多和他做游戏